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寒夜

    2024-12-2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下班后,驱车匆匆赶去医院看泽儿,天阴阴的,看下表,才五点不到,冬日的昼竟是如此的短。蓦地,我想到了杜甫的一句诗,“岁暮阴阳催短景”。是夜,起如厕,至中庭,见光影分明,惺忪中疑何来之明灯。举目望空,见明月悬中天,甚喜。数日阴霾,终于尽了。我又想到了“岁暮阴阳催短景”的下一句,“天涯霜雪霁寒宵”。在数日阴霾之后,在如此的寒夜,能见到如此好的月色,真是幸甚。
  夜,是如此的静,如此的沉,又是如此的寒。立于院中,沐于如水的月光之中,这时白天的事都已忘却了,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一个阴霾初霁,月朗星稀的寒夜,徘徊于院内,看到院内的花草都仿佛蒙上了一层白绡,比白日的色彩分明更让人遐想。我就来享受一下这久违了的月色吧,任思绪飞扬。
  对于月,中西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圆月是团圆的象征,使人想到聚散,古往今来,这样的诗词可以举不胜举。在西方,月亮可是被看做乱人心智的妖魔了,认为月圆之夜就会有人精神错乱,行为怪异,这样的关联在他们的文字中都体现了出来,lunar与lunacy。中西方文化真的就这样的不同吗?细想来,两种观点正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都说明了月亮可引起人的精神活动,只是中褒西贬。我想到了中国古代一些与月有关的诗词。“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夜,短松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还有很多。这些千古传诵的诗篇都是诗人在月下的所思所感。诗人白日可能忙于琐事,无暇思考,夜深人静,辗转难眠时,望空中明月,眼前境况,旧日家国故友,都涌上心来,则不免心生感慨,或悲凉,或思念,或惆怅。这些,都是月引起的,在白日,是断不会有的,视之亦是异思。从这些看来,中西文化真又殊途同归了。
  夜已深,天寒,渐觉冷,回屋睡觉。此时月影西斜,月光穿窗而入,洒落床上。我在这月圆之夜又有何思想呢?面对空空的房,冷冷的床,所思的只剩下泽儿了,但愿泽儿早点回来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老人
  • 这篇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上海街头一位老人的孤独身影。小说巧妙地利用繁华都市与老人孤独身影的对比,突显了老人的独特性和内心的沧
  • 07-31
  • 明天
  • 在贪官污吏横行-时的那一瞬间
  • 07-30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