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心田 思政铸魂 —— 以青春践行育人初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大学生而言,品德是浸润校园生活的春雨,思政是指引成长方向的灯塔。德润心田,是在宿舍、课堂、实践中涵养善意与责任;思政铸魂,是在理论学习、理想坚守中筑牢信仰根基,二者相融,方能培育出有温度、有担当的青年学子。
德润心田,藏在大学生日常的细微坚守里。宿舍中,总有同学主动整理公共区域,提醒室友按时作息;课堂上,即使老师不点名,也坚持提前到场、认真听讲,这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品德的自觉。记得学校“爱心助学社”的同学们,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去乡村小学支教,有人为了备好一堂课熬夜查资料,有人顶着寒风往返两小时,却从无一句抱怨。这些看似普通的举动,正是品德在心田扎根生长的模样,它让我们在集体中学会包容,在付出中懂得责任。
思政铸魂,融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选择中。思政课上,老师讲解“中国梦与青年担当”时,我们会结合专业思考未来方向;参与“红色研学”实践时,走进革命纪念馆触摸历史,更能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去年暑假,学院组织大学生赴基层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团队成员白天顶着烈日走访农户,晚上在简陋的民宿整理数据,有人中暑了仍坚持完成任务。他们说:“课本里的‘乡村振兴’不再是理论,而是看到老乡们期盼的眼神时,想为他们做点实事的决心。”思政教育从不是空洞的口号,它让我们在迷茫时明确方向,在选择时心怀家国,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
德润心田是思政铸魂的底色,思政铸魂是德润心田的升华。作为大学生,我们既是品德的践行者,也是思政的传承者。在图书馆认真科研是坚守,在志愿服务中奉献是担当,在专业领域深耕是责任。唯有让品德融入日常,让思政照亮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德润心田,思政铸魂”的育人目标,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成长为无愧于国家与人民的栋梁之材。
大学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