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滁州学子明光行,红色基因永传承

    2025-08-05    阅读:
    来源:赴滁州明光嘉山红色基因宣传小分队
七月的阳光炽热而明亮,6月26日,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支充满朝气与活的队伍——赴滁州明光嘉山红色基因宣传小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红色精神的崇高追求,走进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重温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心怀敬畏,踏上红色之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时,宣传小队的成员们已经整装待发。他们身着统一的队服,胸前的团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志随着汽车缓缓驶出校园,队员们的心也随之飞向了那个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
 
在前往纪念馆的路上,队员们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他们知道,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他们将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无私奉献精神。
 
 
铭记历史,感悟革命初心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队员们在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和实物前久久驻足,眼神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深切关怀和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他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解说,用心感受嘉山地区抗日斗争的波澜壮阔,深刻领悟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无私奉献精神。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政权建立”、“军民抗战”、“解放历程”三大展区。在“政权建立”展区,他们通过展板和实物了解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
走进“军民抗战”展区,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和泛黄的文献资料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这里展示了嘉山县军民在抗战期间并肩作战、共同抗敌的感人场景。在“江淮烽火”主题展柜前,泛黄的《抗日民主政府施政纲领》复制件、锈迹斑斑的步枪和手榴弹,以及当地群众支援前线使用的独轮车,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这些实物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史诗,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

                                                                                        图为赴滁州明光嘉山红色基因宣传小队集体合影留念
 
 
 
追溯历史足迹,感悟革命初心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的办公旧址,还珍藏着大量历史文献和实物展品。
 
这里系统展现了1940年至1945年间,嘉山县人民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如何建立抗日政权、开展游击战争、积极支援前线的壮阔历史画卷。活动中,纪念馆的讲解员以“烽火岁月中的民主政权”为主线,引领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政权建立”、“军民抗战”、“解放历程”三大展区。在“江淮烽火”主题展柜前,泛黄的《抗日民主政府施政纲领》复制件、锈迹斑斑的步枪和手榴弹,以及当地群众支援前线使用的独轮车,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这些实物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史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
 
聆听英雄故事,厚植爱国情怀
在纪念馆的“英雄群像”展区,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嘉山县首任县长汪道涵如何组织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以及当地妇女救国会如何为前线缝制棉衣、救助伤员的感人事迹。
 
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实践小组还特别举办了“红色故事分享会”,队员张萌结合展品,深情讲述了《鸡毛信》原型人物在嘉山地区的英勇活动经历,引发了队员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刻思考。
“年仅15岁的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图为赴滁州明光嘉山红色基因宣传小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传承精神力量,践行青年担当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在纪念馆广场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团誓词仪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碑前回荡,表达了队员们对党的忠诚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志。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地方抗战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更增强了他们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中,队员们通过深入的学习交流,精心梳理了红色故事的脉络,为后续的宣传红色基因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传递红色火种,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他们要让嘉山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红色精神成为激励当代青年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顾,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孟淑美 高文静)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滁州学子明光行,红色基因永传承
  • (通讯员:孟淑美 高文静)七月的阳光炽热而明亮,6月26日,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支充满朝气与活的队伍——赴滁州明光嘉山
  • 08-05
  • 让老人享受幸福养老生活
  • 2025年7月1日,为了提高养老院老人晚年的养老院生活的质量,“送温暖”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日——2025年7月7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08-05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