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缅怀先烈,勿忘国耻

    2025-08-18    阅读: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赤忱溯史·多馆镌魂爱国主义实践团
英魂不泯山河记 国耻长铭岁月催
  锈迹斑斑的实验设备无声控诉着暴行,烈士墓碑上的名字在雨中更显清晰。8月4日至10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赤忱溯史・多馆镌魂”爱国主义实践团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展红色调研活动,通过走访遗址场馆、整理史料、交流研讨等方式,追寻红色记忆,传承英烈精神。

       团队先后走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哈尔滨烈士陵园、东北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731遗址,成员们通过残存的实验设施、历史照片和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深入了解日军反人类罪行,深刻体会“历史真相不容遗忘”的沉重意义。这些罪证遗址是民族伤痛的印记,更是警示后人珍爱和平的活教材。

  团队成员宋宇航感慨道,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团队成员手持抹布擦拭烈士墓碑,仔细核对碑文信息,通过查阅史料为无名烈士补充生平事迹。当零散的战斗故事串联成完整脉络,模糊的姓名变得鲜活,成员们真切感受到英烈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团队成员刘昱亨说:“擦拭墓碑的过程,也是与英烈隔空对话的过程,让我们找到了精神支柱”。
  调研中,团队成员关注到红色文化传播存在史料碎片化、传播形式单一,以及部分基层英烈事迹记录不全,场馆展陈多依赖文字展板和静态实物,对青年吸引力有限等问题。为此,团队成员提出制作烈士编年表,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创新。实践期间,成员们还走进萧红故居,从《呼兰河传》手稿中感悟作家以文报国的担当;在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通过“一床两椅”的简朴陈设,体会党的廉洁作风与为民初心。团队将调研成果整理成公众号推文,用青年视角讲述红色故事。

  从苦难记忆到抗争精神,从英烈事迹到领袖嘱托。本次实践构建了完整的历史认知。“赤忱溯史·多馆镌魂”团队全体成员将继续打磨调研成果,推动红色史料整合与传播形式创新,让更多青年在近距离缅怀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从“认知”到“共情”的升华。用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