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探寻民族文化赋能乡村儿童成长路径,2025年7月2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趣润梅江·共筑成长梦”秀山民族团结实践团走进秀山。团队内本地成员钟同学与田同学担当讲解主力,以青春视角解码民族文化传承与儿童成长融合密码,开启实践探索之旅。

踏入花灯广场,浓郁民族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钟同学、田同学变身“民俗小讲师”,凭借对家乡文化的熟稔,从儿时记忆切入,生动还原秀山花灯在节日里的热闹场景,讲述其历史渊源,解析表演形式与文化寓意。从花灯曲调韵律,到广场雕塑、展板故事,二人结合成长经历,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对当地儿童文化启蒙、民族认同培育的价值,为后续探索筑牢认知根基。

漫步民族桥,钟同学、田同学接力讲解。他们介绍民族桥作为民族文化展示窗口,桥体装饰融入土家族、苗族等元素。钟同学指着桥身图案分享文化符号含义,田同学探讨这些元素对儿童传递民族精神的作用,畅想以桥为载体的儿童文化教育活动,让实践团对民族文化与儿童成长的联结有更鲜活认知。

在周边社区考察后,实践团解锁特色体验——品尝米豆腐。钟同学、田同学介绍,米豆腐是秀山极具代表性的小吃,以大米为原料,经磨浆、熬煮、冷却等工序制成,搭配特质酱料、葱花、香菜等,口感爽滑、滋味独特,是当地人童年记忆里的美味。成员们围坐品尝,感受米豆腐在味蕾间散开的清香,听二人讲述米豆腐背后的民俗故事,比如节庆时吃米豆腐的习俗,以及它如何作为日常美食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体悟民族饮食文化对儿童成长的滋养。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围坐交流。钟同学、田同学感慨,从花灯广场溯源,到民族桥探索,再到米豆腐品尝,既是给伙伴讲解家乡文化,也是重新梳理自我与民族文化的联结。此次考察,让大家看到民族文化与儿童成长深度融合的潜力,明晰本地青年传承文化、服务家乡的责任。未来,实践团将以考察收获为起点,依托本土优势,策划民族文化进社区、儿童民俗体验营等活动,让民族文化“活”在儿童日常,助力秀山乡村儿童筑梦成长,为民族团结进步添彩。
通讯员:肖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