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南工学子淅川行,安全教育护成长

    2025-08-19    阅读: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非遗传承进乡村,关爱留守促振兴”社会实践队
南工学子淅川行,安全教育护成长
  6月27日,南阳理工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30余名师生组成的“非遗传承进乡村,关爱留守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上午抵达淅川县老城镇初级中学大门口,开展以“暑期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完成海报张贴工作后,实践队成员为该校学生集中讲解安全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即将到来的暑假筑牢安全防线。     上午10时30分,实践队成员乘坐的大巴车稳稳停在淅川县老城镇初级中学校门口。同学们迅速下车,拿出自主设计的安全教育海报和胶带、抹布等工具。实践队成员们迅速分工,开始行动。      负责清理张贴区域的同学,清理门口张贴海报位置的灰尘和污渍,确保海报张贴后平整干净;负责规划位置的同学,根据海报内容和尺寸,合理安排每张海报的位置,力求让过往学生能清晰看到;负责张贴的同学,则小心翼翼地将海报固定在墙上,用胶带仔细封好边角,防止脱落。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同学们配合默契。     这些海报内容丰富,涵盖了防溺水、交通安全、预防网络沉迷、防火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防溺水海报以蓝色为主色调,用卡通人物形象展示了“六不准”内容。     实践队成员为了让海报更吸引学生,在设计时花费了不少心思,不仅参考了大量安全教育资料,还结合了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尽量让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淅川县老城镇初级中学校大门口张贴安全教育海报。陶玉麟供图
      11时30分,随着放学时间的到来,校门口逐渐热闹起来,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学楼。实践队成员们立即转换角色,准备开始为学生讲解安全知识。在防溺水海报前,实践队成员朱宏超开始讲解。他指着海报上“不准私自下水游泳”的内容,对围过来的学生说:“夏天天气炎热,很多同学喜欢去水边玩,但私自下水非常危险。你们知道吗?即使会游泳,在野外水域也可能遇到漩涡、水草缠绕等危险情况。”他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案例,向学生们讲述了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那如果看到有人溺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名学生问道。实践队成员朱红超耐心地回答:“看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因为你们的力量还不够。正确的做法是大声呼救,寻找身边的救生器材,比如救生圈、长竹竿等,抛给溺水者,同时尽快拨打110或12395求救电话。”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学生讲解预防溺水知识。尹清仪供图
     安全教育海报前也围了不少学生。实践团队成员朱宏超指着海报上“预防网络沉迷”的内容,向学生们介绍了网络沉迷的常见表现和潜在危害,如长时间熬夜打游戏导致精神萎靡、过度投入虚拟世界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盲目为游戏充值造成经济损失等。“大家在上网时,要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每次连续上网不超过1小时,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遇到让自己难以自拔的游戏或视频时,要主动关掉设备,到户外走走或和家人聊聊天。如果感觉自己快控制不住上网欲望了,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帮忙监督。” 

图为学生们在认真听实践队成员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尹清仪供图
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安全知识的理解。“过马路时,我们应该先看哪一边?”“如果在家中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做?”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收获满满。活动结束后两张海报仍完好地张贴在门口,不时有过往行人停下脚步阅读。实践队成员虽已离开,但传递的安全知识正通过这些静态的海报和学生的记忆持续发挥作用。
                                                                                                                                                                       (通讯员 赵茹)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推普支教融乡兴,稚语童声谱新篇
  • 2025年7月1日至15日,湖北大学“稚语童声”实践团队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冯家畈村、杜家山村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推普助力乡村振
  • 08-19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