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访古探今护广陵,赓续文脉向新行——扬州市广陵区古城保护实践行

    2025-08-19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深入贯彻“两个结合”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增强历史与文化自信,2025年8月17日,由杨浩然、江柏扬、刘云飞、刘旭东组成的实践团队走进扬州市广陵区,以东关街、谢馥春为据点,开展古城保护调研实践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探寻历史文脉传承与活化之路。

关街:古街新韵,文脉赓续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东关街,这条承载千年繁华的古街,是广陵历史文化的鲜活标本。实践团队漫步其间,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明清建筑错落有致,老字号商铺烟火缭绕。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东关街见证了扬州"漕运枢纽、盐商重镇"的繁华往昔。古街的烟火气里藏着传承的智慧。
        清晨,谢馥春的师傅们用古法蒸制鸭蛋粉;午后,"扬州三把刀"非遗工坊里,年轻人正跟着老师傅学雕花。但团队也捕捉到发展痛点:旅游旺季单日客流超5万,部分老宅出现墙体裂缝;个别文创店跟风售卖"网红玩具",与街区文化调性不符。
团队成员杨浩然抚摸着斑驳的砖墙介绍:"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都刻着故事,比如‘东关’二字就源于明代城垣遗址。“
        队员们调研发现,古街在保护中注重 “修旧如旧”,既保留 “街连巷、巷连院” 的空间肌理,又引入文创小店、非遗工坊,让传统业态与现代消费交融。队员们通过观察明清建筑遗存,梳理“前店后宅”“上宅下店”的传统格局,记录木雕、砖雕、石雕等非遗工艺在建筑修缮中的运用;聚焦沿街商铺,区分老字号(如谢馥春、大麒麟阁)与新业态(文创手作、特色餐饮)的分布。 
        “老字号是东关街的灵魂,但传承面临挑战。”团队成员江柏扬在走访谢馥春、大麒麟阁等老店时发现,传统技艺因学徒难招、成本高昂而逐渐式微。同时,旅游高峰期人流密集,古建筑维护压力大,部分文创产品缺乏文化深度,存在同质化问题。
        “保护不是封存,而是创造性转化。"队员刘旭东展示团队设计的"古城活化方案,团队建议,可借鉴 “活化利用” 理念,以非遗展演、文化沙龙激活闲置院落,打造 “沉浸式历史体验空间”,让古街既 “有看头” 又 “有玩头”,实现 “保护见人见生活”并且引入“智慧旅游”系统。实时监测街区客流,高峰期通过预约制、分时段游览疏导人群,让古街“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时代”。 

谢馥春:香粉传承,续写国货新篇

        “不施丹粉自风流,淡扫蛾眉朝至尊。” 作为 “中华老字号”,谢馥春以 “香、粉、油” 三绝传承古典美妆智慧。实践团队深入车间,见证 “鲜花熏染、冰麝定香” 的传统工艺,记录非遗技艺传承谱系,了解手工制作与现代化生产的平衡探索;走访品牌展示厅,梳理从明清“贡粉”到当代“国潮美妆”的转型,访谈非遗传承人,探讨技艺传承困境(如学徒培养、成本控制 )与破局路径,挖掘老字号在古城文化IP打造中的潜力
        "天下香粉,莫如扬州。"调研发现,品牌在保护非遗技艺同时,推出国潮彩妆、文创周边,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但也面临 “传统工艺产能有限”“海外市场认知度低” 等挑战。传统工艺产能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市场需求;品牌传播侧重“国潮营销”,对“广陵香粉制作技艺”的历史文化叙事不足,非遗价值未充分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传承人群体老龄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与参与度有待提升。
        “非遗技艺需要活态传承。”队员们建议,可联动古城文旅资源,打造 “香粉文化体验游”,让游客参与 “制香、调粉” 非遗课程;借助 “一带一路” 文化交流,以 “非遗展、香道秀” 讲好 “中国美妆故事”,让百年老字号成为 “文化出海” 新名片。
离开展厅时,夕阳为"谢馥春"的金字招牌镀上暖光。刘旭东在实践日记中写道:"当00后女孩们为‘黛玉同款鹅蛋粉’打卡时,传统文化正通过新的表达方式‘圈粉’年轻一代。"这种代际传承的生动图景,正是"两个结合"在非遗领域的鲜活实践。

(实践结束后拍摄合照)

护城同行,共赴新程

         此次广陵古城保护实践,团队以 “调研 + 记录 + 建议” 为路径,用 vlog 记录古街晨昏、以调研报告梳理保护痛点。队员们深刻感悟:古城保护是 “根与魂” 的守护,既要以 “修旧如旧” 留住历史肌理,更要以 “活化创新” 赋予文化新生命。正如 “两个结合” 指引,唯有让优秀传统文化 “接地气、连民心”,才能让广陵古城既 “留住乡愁”,又 “拥抱未来”,真正成为 “活着的文化博物馆”。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广陵古城保护,以青春之眼洞察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交融点,紧扣“两个结合”重大意义,在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溯源,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下前行。通过持续建言献策,让千年文脉在守护创新中绽放更璀璨光彩,以实际行动厚植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根基,让青春奋斗始终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为古城保护注入持久的青春动能,让文化自信真正成为青春逐梦的鲜明底色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推普支教融乡兴,稚语童声谱新篇
  • 2025年7月1日至15日,湖北大学“稚语童声”实践团队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冯家畈村、杜家山村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推普助力乡村振
  • 08-19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