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学“膳源堂”社会实践队前往宁德霞浦西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19    阅读: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膳源堂”社会实践队
     为响应健康中国全面推进的方针政策,让人名群众深入了解药膳对健康的积极影响。8月8号,“膳源堂”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宁德霞浦盐田畲族乡西胜村龙潭红军医院,开启了一场“红色+健康”的药膳科普实践活动,在红色遗址中追溯战地饮食智慧,让健康传承与红色精神同频共振。

  01红色初心与药膳理念的价值共鸣
  8月8日,实践队到达红军医院,探寻这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历史建筑。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访,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走进医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斑驳的土墙和老式药碾子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的故事。队员们在村书记的带领下,认真聆听着每一个角落的故事,感受着那些岁月的艰辛与不易,试图从每一个细节中捕捉那段峥嵘岁月的痕迹。
  村书记向我们介绍医院内的一把小木桌,那里曾是红军给军民看病的地方,也是他们给军民发放药膳的地方。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医院内就会熬制姜枣茶供伤员与百姓驱寒,这张小木桌见证了太多军民之间彼此的守护。当年红军用药膳保障军民健康,是“为民初心”具象化,是“为人民服务”红色文化的初心,如今我们通过推广、科普药膳,让健康走进寻常百姓家正是对这份初心的延续。


  02红色医院的饮食智慧
  在革命时期,中医药不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书记详细地向队员们介绍了中医药在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治疗战士们的伤痛,到提振士气,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记的讲述,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队员们面前徐徐展开。
  当时红军在闽东根据地战斗时,缺医少药都是常态,战士们都是跟着畲族老乡学认草药,用当地的山药、艾草、蒲公英搭配粗粮,煮出既能果腹又能治病的“战地药膳”。据说当时战士们还用畲乡常见的马齿苋、芹菜焯水后煮蛋,再撒上一把枸杞制作成了一道“红军野菜汤”,利用马齿苋的清热解毒和芹菜的健脾利水在战士们行军途中提供了不少帮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年代“药食同源”的生存智慧——没有昂贵药材,却能靠自然馈赠守护军民健康。

  03红院内的沉浸式科普
  龙潭红军医院的小院内,队员们搭起的科普展台前早已围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用着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健康知识与红色记忆在实景中慢慢流淌。队员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药材标本和食材样品,一边展示着山药、莲子、艾草等常见药食,一边结合红军医院的历史讲起故事。此时此刻,每一味药材都连着一段红色记忆,每一句讲解都藏着健康密码。队员们用实景科普让大家明白革命年代的饮食智慧,至今仍然是守护健康的“传家宝”。
  书记对队员们的认真态度表示赞赏,他鼓励队员们要继续努力,将药膳科普带到千家万户并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04健康与红色精神共延续
  “原来革命故事里藏着这么多养生知识!”参与科普讲座的小朋友兴奋地对着队员们说。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学会了简单的药膳配方,更在红色故事中理解了“健康”二字的重量——当年红军守护军民健康的不易,让如今的我们更懂得珍惜“吃得健康”的幸福。
  从战地药膳的生存智慧,到“为民健康”的初心传承,龙潭红军医院的这场科普实践,让红色文化有了烟火气,让药膳科普有了历史温度。未来,让我们继续循着红色足迹,把革命年代的健康智慧带回家,让红色精神与健康生活一起代代相传!
  结语
  通过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将药膳科普工作圆满完成,还深刻了解到药膳文化与红色革命之间的联系。书记的讲解和革命故事,让队员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触动,纷纷表示,要将药膳科普工作一直做下去,守护大众健康。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队员们在书记的引导下,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未来,队员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为药膳的科普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推普支教融乡兴,稚语童声谱新篇
  • 2025年7月1日至15日,湖北大学“稚语童声”实践团队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冯家畈村、杜家山村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推普助力乡村振
  • 08-19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