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泰宁,青山如黛,碧水潺潺。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产业学院智行先锋社会实践服务队以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开展反诈禁毒宣传、探访红色文化、调研生态治理、对话历史遗产,在实践课堂中书写了一份生动的青春答卷。
知识篇:安全防线的双向成长
为提高群众防范诈骗和远离毒品的意识,队员们走进泰宁县大龙乡,开展反诈禁毒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案例等方式,既让安全防范意识在村民心田生根发芽,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智慧与温度。
图1.实践队员们入户宣传禁毒反诈
在泰宁县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肃穆的展馆氛围让队员们对禁毒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警示着队员们,毒品危害从未远离,是一代代人需要持续警惕的社会毒瘤。而禁毒不仅需要雷霆手段,更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持续教育,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图2.实践队员们宣誓禁毒誓词
生态篇:聆听自然的绿色诗行
漫步泰宁的青山绿水间,队员们既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体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之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展示让队员们对生态保护有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生相伴的永恒课题,唯有怀着爱护之心与自然对话,才能让自然的馈赠永续传承。
图3.实践队员们游历老虎际
进入泰宁县生态文明建设展示馆,沉浸式的展示与解说让队员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资源开发与生态治理过程。这种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创新实践,正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诠释。守护绿水青山既需要制度设计的智慧,更需要每个普通人的参与和坚守。
图4.实践队员们聆听讲解员解说
文化篇:触摸时光的文明对话
穿越泰宁开善乡池潭村的1900影视小镇,在原有建筑和沉浸式项目体验的融合下,队员们瞬间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池潭村这份以文化为笔、以产业为墨的振兴答卷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对过往的简单复制,而是要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乡土文化的深层价值,让沉睡的记忆通过创新设计重获新生。
图5.实践队员体验影视小镇项目
漫步明清园,精妙的榫卯结构与精美的木雕艺术交相辉映,诉说着中华传统智慧的永恒魅力。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熠熠生辉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营造技艺和装饰艺术,展现了匠人精神的极致追求。如今,这些蕴含着深厚底蕴的文化瑰宝正通过创新保护等方式焕发新的生机。
图6.实践队员们参观明清园古建
在泰宁茶文化馆的氤氲茶香中,队员们系统考察了从茶园管理到成品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馆内陈列着详实的图文资料,完整呈现了泰宁岩茶“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六大传统工序,传承千年的匠心工艺让队员们明白,一盏清茶里沉淀的不仅是制茶技艺,还有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图7.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茶文化
信仰篇:永不褪色的精神共鸣
追寻红军街的红色足迹,斑驳的墙壁和珍贵的文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队员们通过参观一系列主题展览,深入了解了泰宁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革命历史。这种精神力量激励新时代青年奋勇前行,也让队员们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既要铭记历史,更要立足当下,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相传。
图8.实践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研习红色历史
结尾篇
在实践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此次三下乡活动,队员们不仅传播了反诈禁毒知识,还深入了解了泰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红色精神。每一处足迹都是思想的洗礼,每一次交流都是心灵的碰撞。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建设,更需要文化滋养和精神引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开端,把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文化自信扎根心灵深处,未来继续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