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汉滨区五里镇张营村:在乡土间读懂发展与环保的共生之道

    2025-08-20    阅读: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蒲城7月17日电(通讯员 吴雨楠)7月17日下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关中及陕南五市十一区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来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张营村开展调研。
初到张营村,一场汇聚多方力量的座谈会让实践团成员们快速触摸到村庄的脉搏。五里店镇任镇长、张营村张支书、住建局部分领导共同围绕产业布局等民生数据,详细介绍了乡村发展的具体现状。
 
图为干部介绍与学生提问 通讯员 袁慧玲 摄
乡村的美,既要“面子”也要“里子”,垃圾处理正是守护宜居底色的关键。在张营村和五里店镇,团队成员跟着清运车的轨迹,摸清了这套环保体系的运转逻辑。调研发现农膜偶尔被遗弃在田间,农药瓶等有害垃圾混投现象尚未根治,养殖粪便还田虽环保却需付费清运。
 
图为干部与实践团的合照 通讯员 袁慧玲 摄
在张营村两委的支持下,团队成员策划了一场接地气的环保宣传活动。张艺馨同学用方言讲解垃圾分类,把“可回收”“有害”这些词变成村民熟悉的生活场景;答题环节里,大爷大妈们拿着卡片认真琢磨,写下“不乱扔菜叶”“、"把废电池收起来”的朴素答案;意见收集栏前,一张张便签贴满了期待:“希望多设几个垃圾桶”“教我们咋分农药瓶”……最后的抽奖环节更是让现场热闹起来,洗衣粉、环保袋等奖品虽小,却让大家在欢笑中把“环保”二字记在了心里。
离开张营村时,夕阳为村庄镀上金边。这趟旅程里,我们既看到了乡村产业的活力、垃圾治理的努力,也懂得了“振兴”二字的重量——它既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也要让家乡的水更清、地更净。
本次社会实践让我们这些青年走出校园,在泥土里读懂中国乡村。未来,我们会带着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思路继续探索,也期待再回张营村时,能看见产业更旺、环境更美的新图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