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25年7月22-25日,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咏法同行”实践队赴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展开以咏春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于叶问咏春拳馆,叶问宗师纪念馆,晓虹幼儿园等地开展了咏春学习,咏春保护宣讲等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并传播咏春非遗项目,助力文化传承,贡献青年力量。实践队通过微电影拍摄等创新方式,在咏春传播上取得初步成效。
7月22日,实践队前往佛山叶问咏春崇华拳馆,对佛山咏春拳叶问宗支非遗传承人董崇华师傅进行了访谈;在近两个小时的深度访谈中,董师傅不仅向实践队成员讲述了咏春的理念之一“止戈为武”,意为“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指出咏春应以防身,健体为主;在咏春传承发展的问题上,董师傅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太过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了解咏春,学习咏春,因此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现在,董师傅热衷于以短视频的方式,将咏春以年轻人更喜爱的方式传播出去;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对咏春产生兴趣,加入到深入学习咏春的队列来,承担起传承并发展咏春的重任。实践队成员也在董师傅的指导下对咏春拳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获益良多

7月23日,实践队前往叶问宗师馆进行参观调研,近距离接触叶问咏春的发展历程;内所介绍的的叶问生平,咏春传播状况,叶问相关影视作品为实践队了解咏春提供了丰富详尽的资料;馆中陈列的咏春服,咏春八斩刀等实物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了咏春文化的魅力。实践队在此地进一步了解叶问与咏春的由来,并为微电影取材

7月25日,实践团在狮山团委指导下,来到晓虹幼儿园开展非遗法以及非遗文化公益课堂活动,活动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咏春拳法为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鲜活案例的结合,向小朋友们带来了参与感满满的课程;非遗法部分,首先以非遗概念入手,向小朋友们生动形象地讲述非遗的概念,接着以“保护”为核心,辅以非遗保护的实际例子,阐明非遗法对于非遗的重要作用;在咏春拳部分中,首先介绍咏春的概念与核心理念,接着引导小朋友们跟随视频学习简单的咏春拳法,加深对咏春拳的印象,提高对咏春拳的热情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是广东财经大学“咏法同行”实践队积极相应国家“百千万工程”号召的重要举措;青春与非遗的碰撞,激荡出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回响;未来,团队将继续探寻咏春拳的独特魅力,向社会传播其深厚文化底蕴,吸引更多人加入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