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调研走访乡村,感悟乡村振兴成果

    2025-08-27    阅读: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青春筑梦乡村振兴队
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向“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青春力量,8月5日早晨,随着朝阳的升起,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的实践团队“青春筑梦,乡村振兴”到达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大刘村,正式开启了为期2日的实践之旅。

参观大刘校区:绿意盎然,古韵悠长

8月5日上午,在当地党支部书记卜慧珍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了当地的大刘小区,校区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校区的绿化区域,只见绿树成荫,鲜花争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卜书记表示,这里不仅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大刘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示。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校区的支部活动室,这里是大刘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阵地。书记详细介绍了大刘村近年来的经济文化建设情况。书记表示:自2022年起,大刘村每年都会举办“大刘英才奖章”评选活动,旨在表彰在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村民,以此激励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并邀请实践团队参加此活动。
实践团队参观了古物馆。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代劳动工具,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讲述着大刘村先辈们勤劳智慧的故事。队员们一边仔细端详,一边聆听讲解,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对话支部书记:共谋乡村振兴大计

在与支部书记的深入交谈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大刘村在民风及环境改造建设上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大刘村不仅增加了大量绿化面积,还安装了健身器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同时,对村内散地进行科学规划,组织成整块的种植田地,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经济建设方面,大刘村更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他们采用水田混养的方法,既养虾又种水稻,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此外,大刘村还积极推动田地化整为零向承包制转变,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激发了乡村经济的内在活力。

深入村民家中:倾听心声,共话变迁

午后,实践团队分头行动,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们围坐一起,聊起了家常。村民们纷纷表示,近年来大刘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条件的改善让他们不再为生计发愁,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子女外出务工、家中留守老人儿童增多的问题。
“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孩子们都在外面忙,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回。”一位老奶奶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思念。

埋首田野躬耕:青春身影助耕耘

8月6日上午,为了帮助村民减轻农忙负担,实践团队还主动参与到农活中来。他们拿起锄头,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一起锄田、拔草,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这是我第一次干农活,虽然很累,但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一位参与实践的队员感慨地说。通过这次亲身体验,实践团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结语

夕阳西下,为期2日实践活动也接近尾声。但对于实践团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队员们将以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乡村发展的相关知识,积极传播乡村振兴的理念,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的明天添砖加瓦。
 
三下乡推荐
  • 实践润童心 暖园共成长
  • 为了深入贯彻社会实践教育理念,增强实践团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孩子王”实践团于2025年8月12日-2025年8月18日来到了山东省济
  • 08-27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