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4 日,作为滁院学子,我们志愿小分队走进遵阳书宛,为孩子们讲解手摇发电机的原理,并带领他们亲手制作,这一天的经历充满意义与惊喜,让我们收获颇丰。
活动前期,我们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查阅大量资料,将手摇发电机复杂的电磁感应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精心准备了实验所需的零件、工具,还制作了生动形象的 PPT 和演示视频。当我们带着设备走进遵阳书宛时,看到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神,我们感受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讲解环节,我们从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切入,逐步引出 “电是如何产生的” 这一问题,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通过图文结合、动画演示,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摇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还带来了实物进行现场演示。当转动手柄,看到小灯泡渐渐亮起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眼中满是对科学的向往。
在制作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跃跃欲试。我们将孩子分成小组,耐心地指导他们安装每一个零件,从线圈的缠绕到齿轮的组装,再到与灯泡的连接。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各种问题,有的线圈绕得不够紧密,有的零件安装顺序错误,但在我们的帮助下,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看着他们认真思考、相互协作的模样,我们感受到了科普教育的魅力。最终,一个个手摇发电机成功制作完成,孩子们亲手转动手柄,看着自己制作的发电机点亮灯泡,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满足与喜悦。
这次三下乡志愿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手摇发电机的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也让我们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知识;在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时,我们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看到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参与志愿服务、传播科学知识的决心。
未来,我们希望能参与更多类似的志愿活动,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心中,为科普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期待能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自己,收获更多的成长与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