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步履遇见非遗薪火: 天外学子以镜头与文字守护民俗记忆

    2025-09-02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上合迎宾客,非遗味正浓。上合峰会期间,天津以热情好客的姿态对外讲述着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非遗故事,而对内,天津也正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非遗文化,夯实文脉根基。2025年9月,作为天津西青区级非遗项目的“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即将迎来成立130周年庆典,并将在天津西青区精武镇中华武林园举办一场丰富多彩的大型花会展演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此期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高跷寻迹 影刻非遗”李想家实践队的同学们跟随高跷老会成员一同走访了十余道天津民俗老会。他们用镜头记录、用文字书写,为扎根民间的百年非遗艺术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温度。

西青区,南开区,津南区,北辰区,滨海新区……历时近两周,这支队伍的足迹遍布天津各道老会所在地。团队成员们记录拜送请帖瞬间的同时,也记录下不同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见证了非遗传承的机遇与挑战。每道民俗老会都有其独特的传承方式与训练环境。有的老会在简约的平房中坚持定期开展训练,有的在社区文化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还有的正在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老一辈传承人对民俗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尽管不少老会面临“年轻人参与少”“资金不足”“场地有限”等现实困境,他们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传承一线,默默守护着百年技艺。与此同时,团队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参与非遗传承,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团队希望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创新传播方式,为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130周年庆典增添青春色彩,助力西青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此次走访十余道老会的经历,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到天津非遗文化的多样面貌,也通过镜头与文字,留存下一段段珍贵的地方文化记忆。他们期待这些百年技艺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热爱并投身其中,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