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东北林业大学2025暑期“三下乡”|“聚‘交’基础建设 ‘砼’助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特辑

    2025-09-03    阅读: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转化为实践动力,青年志愿者们闻令而动 —— 他们扎根田野、深入基层,以鲜活的 “东林故事”,践行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青春誓言。
 
“砼”心筑梦行,乡韵绘新章
指导教师
管峰
团队成员
白智鑫 交通工程2023-02
李松达 交通运输2023-01
华一宁 交通运输类2024-04
李海宁 交通运输类2024-04
樊桦楠 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2024-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土木与交通学院“‘砼’心筑梦行,乡韵绘新章”实践队前往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探索哈尔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进,了解这座北国名城新时代基础建设和产业升级的辉煌成就。
 
团队成员在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全景式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现代化蜕变与未来发展蓝图。展馆内,通过动态沙盘、沉浸式影像、历史文物复刻和互动多媒体等系统,呈现了哈尔滨从松花江畔的渔村聚落,到中东铁路枢纽的兴起,再到现代化国际都市的百年变迁。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闯关东移民文化、“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空间布局、冰雪经济与避暑旅游的双轮驱动以及松花江生态廊道保护。从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情到松北新区的科创园区,从冰雪大世界的年度盛景到老工业基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团队成员对这座城市的多元特质有了更加立体的认知。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围坐分享感悟,畅谈心中“最具温度的哈尔滨”。队员们站在1:1000的城市模型前大家清晰目睹历史建筑保护街区与现代化商务区相映成趣、和谐共生,深切体会到 “守护历史根脉” 与 “拥抱时代浪潮” 之间的辩证统一;有队员将目光投向冰雪经济,认为哈尔滨依托自然禀赋培育发展优势的实践探索,为寒地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还有队员被展馆中 “智慧城市” 的规划蓝图所触动,期待这座冰城在未来既能延续 “冰雕雪塑” 的独特浪漫,又能彰显 “数字赋能” 的便捷高效。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哈尔滨的美不仅在于冬雪夏凉的生态馈赠与俄式建筑的异域风情,更在于闯关东精神与开放包容气质的代代相传。这座城市既珍藏着工业重镇的辉煌记忆,更书写着冰雪经济的崭新篇章。队员们立志以专业所长投身实践,让每一项设施都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支点,在基础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聚“交”基建,“砼”心前行
指导老师
温淑媛
团队成员
朱垠玲 交通运输2023-01
赵  婧 土木工程2024-03
宋香雨 土木工程2024-03
梁予芊含 交通工程2023-02
高子顺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2024-01
朱恩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24-02
黄  然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24-0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时代青年扎根实践的复兴使命,“聚‘交’基建,‘砼’心前行”小队以哈尔滨交通发展规划为主题,前往了哈尔滨市规划展览馆、黑龙江省交投工程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走进哈尔滨市规划展览馆,系统观摩城市空间布局史料、交通网络规划蓝图及基础设施建设模型。从历史发展脉络到未来规划蓝图,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城市建设的迭代升级,细致了解了哈尔滨城市规划建设的智慧,也为后续实践奠定了对城市发展的整体认知基础。

随后,小队各分两路深入专业领域实践。朱垠玲前往交投万维和驾驶模拟驾驶适应性检测与ITS实验室,近距离观察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验证,直观感受智能交通技术的落地应用;梁予芊含走访黑龙江省交投工程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等单位,调研公路工程研发成果与勘测设计流程,与行业人员交流工程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深入理解工程技术与行业实际的关联。
 
最后,团队联合开展行人随机问卷调查,在指定区域规范收集公众对城市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认知与诉求。过程中,队员们通过学习设计调研方案、精准采集数据,既提升了系统调研能力,又彰显了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价值。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大家更加坚定了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未来,团队成员将持续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砼”筑乡兴,畅运惠民
指导老师
孙爱伦
团队成员
钟雨彤 交通运输类2024-03
何宣泽 交通运输类2024-03
张丰袁 交通运输类2024-03
李琪琪 交通运输类2024-0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交通工程学科专业优势,“‘砼’筑乡兴,畅运惠民”实践队赴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二街村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以“生态-交通-规划”三维视角切入,通过沉浸式考察与专业化分析,系统探究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在驻村干部的引导下,实践队率先开展生态产业调研。队员们重点考察了二街村依托高粱种植优势构建的“种植—酿酒—文旅”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地走访千亩高粱种植基地、传统酿酒作坊及生态园林旅游示范区。通过与村委班子座谈,详细了解该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实践路径,切身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大地的生动落地。队员们系统记录生态园林管护机制、有机农业认证流程等关键数据,为后续研究积累了扎实的基础素材。
在交通基础设施考察环节,实践队走进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借助历史档案、数字沙盘等载体,系统梳理哈尔滨城市交通演变脉络,为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交通规划提供了城市级案例参照。同时,实践队运用专业测量工具对村域路网开展全要素勘测,针对发现的交通信号系统不完备等问题,提出多条优化建议,得到村委的高度肯定。

本次实践深刻印证了,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推进。实践队将持续深化“专业赋能+基层调研”模式,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彰显青年担当。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