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 ——“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盐城组纪实

    2025-09-03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通讯员:顾文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团队盐城组于7月8日至9日奔赴革命老区淮安,本次活动以“江淮星火淬青禾,铁韵长歌照新程”为主题,实践队员怀揣着对历史的虔诚叩问与对信仰的炽热追寻,踏入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这座矗立在苏北大地上、铭刻着铁血忠魂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圣殿。此次活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参观学习,成为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与触及灵魂深处的精神洗礼。实践组员们在宏大的叙事空间与无数无声却震耳欲聋的历史见证物前,不仅系统回顾了新四军波澜壮阔的烽火征程,更在互动体验与情感共鸣中,完成了对“铁军精神”的深刻体悟与时代传承的自觉担当。
矗立的精神丰碑:纪念馆之恢弘气象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远望如一面猎猎迎风、永不褪色的军旗,其主体建筑磅礴大气,庄重肃穆,以无言的空间语言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纪念馆占地广阔,主体展馆匠心独具地呈现新四军式独有的布局,每一处线条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隐喻。步入馆区,宽阔的纪念广场上,“大型雕塑群巍然屹立,新四军战士策马扬鞭、目光如炬、奋勇向前的英姿瞬间凝固了时空,将实践组员们的思绪强力拉回那个战火纷飞、救亡图存的年代。广场中央,高达十米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如利剑般直指苍穹,碑文苍劲雄浑,无声而有力地诉说着自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如何在盐城这片热土上浴火重生、重振军威的壮丽史诗。纪念塔与纪念碑遥相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为整个参观历程奠定了崇高而悲壮的基调,也让实践组员们一踏入,便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穿越时空的对话:展厅内的历史纵深与心灵震颤
纪念馆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内容极其丰富、脉络无比清晰且充满情感力量的展厅陈设。实践组员们在专业讲解员深情而专业的引导下,依次步入精心设计的序列展厅,仿佛开启了一扇扇通往历史深处、直抵英雄心灵的大门,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音壁上。
巨大的穹顶之下,序厅中央矗立着令人瞬间屏息凝神的“铁军忠魂”主题雕塑群。它以恢弘的艺术语言和精湛的青铜技艺,刻画了新四军将领运筹帷幄、目光深邃的睿智,战士手持简陋武器却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决绝,以及苏北民众推着小车、抬着担架踊跃支前的鱼水情深。历史的厚重感与生命的坚韧力透过冰冷的青铜直击心灵。背景墙上,巨幅浮雕生动再现了华中大地上的硝烟弥漫、战火连天与军民携手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
英灵的永恒守望:英烈墙前的灵魂拷问与静默誓言
纪念馆内最令人心灵震颤、肃然起敬的区域,莫过于那面巨大的英烈墙。墙上镌刻着数以万计在新四军抗战中牺牲的英烈姓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段壮烈的青春,一个破碎的家庭。密密麻麻的名字,如同星河般璀璨,也如同巨石般沉重。实践组员们缓缓走过这面墙,都自发地放轻脚步,屏住呼吸。讲解员轻声念诵着几个年轻烈士的生平:十八岁的通讯员、二十岁的女护士、二十二岁的连长… “他们牺牲时,和我们差不多大,甚至更小。” 整个实践队在此处陷入了长时间的集体静默,唯有低沉铿锵的背景音乐在空气中流淌。
历史绝响:时代中的砥砺前行与青春担当
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盐城组实践队的新四军纪念馆之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信仰淬炼。师生们从一件件无声的文物、一幕幕复原的场景、一个个不朽的名字中,不仅读懂了新四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更深刻体悟了铁军精神的丰富内涵与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那些在展柜前震撼的眼神,在英烈墙前滚落的泪水,在分享会上激荡的思考,在誓言中迸发的力量,都昭示着: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青年学子的血脉。他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对信仰的坚定,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奋力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壮丽篇章!纪念馆的灯光渐次亮起,如同指引前路的星辰,照亮了实践队员们满载精神财富、踏上归程的身影,也照亮了他们未来将“铁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奋斗之路。

(撰稿人: 顾文豪)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