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成理学子巧手创作,让非遗技艺绽放新光彩

    2025-09-04    阅读: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实践队
7月20日下午3点,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服务队的6名队员齐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手工品创作活动。团队选取棕编、竹编与皮影三类非遗技艺作为创作主题,以巧手传承非遗,用创意激活传统文化。
  
  一、巧创非遗,旧焕新辉
  活动一开始,队员们就积极筹备。他们仔细整理非遗材料,把场地划分成棕编、竹编和皮影三个创作区。被保鲜膜包裹的棕榈叶,经清水浸润后舒展开来,柔韧的叶片在队员手中翻飞,渐渐变幻出各种生动造型;单薄的竹篾片片分明,纤细的竹丝灵动如蛇,只待在队员手中化蝶;一旁的皮影仿皮与颜料静静陈列,等待着被赋予色彩与灵魂,去演绎万千故事。一切准备就绪,这场非遗创作之旅正式开启。
  
  二、柔韧如丝,传承如棕,一编一世界
  棕编创作区的队员们,借助棕榈叶、剪刀、细针等工具,通过编、折、撕、拉、绕、穿、刺等手法,让棕榈叶在手中几经弯折、缠绕,幻化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含苞待放的玫瑰纹理细腻,小巧玲珑的灯笼暗藏巧思,灵动的小鱼似要摆尾游出,方正小框透着实用之美,蹦跳的蚂蚱更是栩栩如生,触须微颤、后腿紧绷,仿佛下一秒便会跃入草丛隐没踪迹。
  
  三、以竹为径,以艺为媒,一竹一匠心
  队员们手持细竹条,耐心编织,细密的篾丝在指尖穿梭。不多时,一只线条流畅的小篓子与一艘带篷的小船便初具雏形,朴素的竹色中透着自然的质朴与匠心。
  
  四、灯影不灭,薪火相传,凭灯舞众生
  活动中,队员们在皮革上精心勾勒人物轮廓,再细致裁剪,随后以鲜艳的色彩层层晕染,塑造出不同的生、旦、净、末角色。最后,将关节处巧妙拼装,一个个皮影人物便有了“举手投足”的灵动感,仿佛随时能登上幕布,在灯影中演绎悲欢离合。
  
  五、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活动尾声,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方法与心得,一张张笑脸,映出非遗的独特魅力。当棕榈叶的韧劲、竹篾的清香、皮影的斑斓在会议室交织,这场创作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度沉浸于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以青春视角探索着非遗文化的年轻化表达。指尖的温度,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也为未来的文化创新埋下深厚根基。
  
  这些非遗技艺,既是承载乡土情怀的文化记忆,更是凝聚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传承非遗,就是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文化自信在年轻一代的实践中生生不息。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