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寻竹艺匠心,悟竹韵深蕴——成理青年宜宾竹文化博物馆探访之行

    2025-09-05    阅读: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实践队
 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文化传播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奔赴四川省宜宾市竹文化博物馆开展参观调研活动。此次行动意在探寻博物馆展陈布局的内在逻辑,近距离观摩核心竹制藏品,深刻体悟竹文化的丰富底蕴,同时借助影像手段记录团队活动与场馆景致。
  竹器百态藏生活智趣
  一踏入博物馆,琳琅满目的竹制器物便即刻抓住了队员们的视线。展区里摆放着多种多样的竹制用品:兼具实用性的竹编袋、竹筐、竹筛,还有精巧的竹簧制品等,这些物件直观地展现出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融入。成理的青年们细致观察,并用相机把这些凝结着先民智慧的物件细节留存下来。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竹制器物
  
  
  在复原的“王氏工坊”场景中,旧时编织竹子的画面生动再现:几位匠人围坐在竹料堆边,全神贯注地用木槌轻敲竹骨,调整着编结的松紧程度。匠人们低头忙碌时专注的神情,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先民与竹子相互依存的生存智慧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暖意。
  
  文化展区溯竹韵源流
  博物馆的核心展区清晰地梳理出竹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轨迹。队员们着重参观了展示竹文化演进的区域。从“以竹造器”的实用阶段,到“以竹润文”的文化提升,再到当下“以竹替塑”的生态观念,展板上的图文与实物相互配合,脉络十分清晰。队员们认真阅读展板上的说明文字,对比不同时期的竹制品,感受竹文化从古至今的传承与演变,以及其在现代环保理念中展现的新意义。

  光影定格留实践印记
  在调研过程中,影像记录是关键的一环。队员们分工合作,拍摄了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建筑外观,以及馆内允许拍摄的各个展厅的整体风貌。镜头之下,记录下了成理青年们参观学习、观察展品、交流探讨时的实践瞬间。最后,全体成员在博物馆内,以竹文化壁画作为背景,拍摄了团队合影,为这次实践留下了重要的纪念时刻。
  
  ▲图为团队成员在竹文化博物馆的合影
  此次参观调研,为团队成员提供了珍贵的实践素材和直观的文化感受。通过梳理展陈内容、仔细观察核心藏品、全面记录场馆信息,队员们加深了对中国竹文化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的理解。拍摄的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也将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有队员称,竹制品中蕴含的匠心以及“以竹替塑”的理念,让他们记忆尤为深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