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澜启明”探访国立剧专史料陈列馆 红色戏剧精神薪火相传

    2025-09-07    阅读:
    来源:白汶鹭

        7月20日,成都理工大学“安澜启明,星火永赓”实践团队踏入江安国立剧专史料陈列馆。(通讯员:白汶鹭)

        这座由文庙改建的学府,在抗战烽火中庇护了中国戏剧的火种。1939年,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从南京辗转迁至川南小城江安,在此扎根六年,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之一。

        “在孔庙大成殿改造的舞台上,曹禺完成了《北京人》等经典剧作创作,余上沅校长带领师生们公演了上百部抗日剧目。”陈列馆讲解员指着复原场景向队员们介绍。团队成员们凝视着曹禺先生使用过的原木书桌,想象大师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安国立剧专前合影

烽火中的戏剧摇篮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江安这座小城庇护了中国戏剧的精华。1939年,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从南京、长沙、重庆一路辗转,最终扎根江安文庙,在此度过了最长的六年办学时光。陈列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特殊岁月:余上沅校长将大成殿改造为演出舞台,两廊厢房变教室,殿后藏有6000多册珍贵戏剧文献。在战火纷飞中,这里成为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江安时期是剧专历史上培养学生最多、公演话剧最多的时期。”讲解员介绍,曹禺、焦菊隐、洪深、吴祖光等大师在此执教,谢晋、凌子风等艺术巨匠在此成长。师生们面对日机轰炸毫不退缩,创作演出了《岳飞》《雷雨》《哈姆雷特》等中外名剧,以及大量街头剧、杂技、木偶戏,用艺术鼓舞民众抗战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阅览《哈姆雷特》原稿

 

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学习后的第二天,“安澜启明”团队来到天堂湖社区居委会。队员们将所学转化为生动课程,与100余名儿童共同开展 “红色戏剧精神传承”主题活动。

       “余上沅校长带领师生们背着行囊步行入川,敌机来了就躲进树林,空袭结束又继续赶路。”团队成员用情景讲述的方式,向孩子们描绘剧专师生西迁的艰辛历程。同学们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图为团队成员和小朋友合影

永续传承的江安实践

       江安县对国立剧专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令团队成员深受启发。作为四川省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陈列馆每年接待未成年人超过8万人次。

       馆方创新开展多种教育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时,组织学生“追忆历史、守望和平”;国庆中秋期间,开展“情满中秋·礼赞国庆”传统文化体验;日常还通过微信推文、夏令营主题课等新媒体形式传播红色戏剧文化。

       “让历史走进当代,增强人民群众对江安文化的认同。”将继续深化史志与文化的融合,打响国立剧专这张四川省十大历史文化地标品牌!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