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寻迹煤乡记忆 赋能乡村振兴

    2025-09-08    阅读:
    来源: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25 年 8 月 2 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 4 名大学生组成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以“寻迹煤乡记忆,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挖掘和保护山西平鲁区等地的煤乡文化遗产,同时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煤乡文化。平鲁区等地煤矿资源丰富,在长期的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和人文记忆,如传统采煤技艺、矿工生活习俗、矿区特色建筑等。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逐步转型,许多珍贵的煤乡记忆面临失传风险,矿区周边乡村也在产业转型中面临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开展“寻迹煤乡记忆,赋能乡村振兴”三下乡项目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石峰村,参观了当地兰花永胜煤业的生产区。生产桶上的斑斑锈迹记录了多年来煤矿高速发展的印记。随后,在生产安全员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煤炭生产车间。乌黑的煤块在那一刻显得熠熠生辉,它们不仅给寒冷中的人们送去了温暖,更照亮了整个世界。在安全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了老一辈煤矿工人过去艰苦却充满奋斗精神的采煤岁月。那些深深的车辙印、斑驳的矿井口仿佛都在诉说着煤乡的辉煌历史。
       参观完煤矿生产区后,团队一行人来到石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支书进行了深入交谈,
全面了解了煤矿对村民发展的带动作用。随后,在村支书的指引下,团队拜访了村里正在干
活的几位农民伯伯。当农民伯伯们得知大学生们的到来时,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脸上绽放
出和蔼可亲的微笑。实践团队队长唐建鑫与李爷爷交流时,李爷爷感慨地说:“这个矿开得
真不赖,要不是煤矿的建立和发展,哪能有今天不用进城,在村里就能挣钱的好日子。”一
谈到村子旁边的煤矿,李爷爷和其他农民伯伯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煤矿的发展赞不
绝口。从农民伯伯们口中,团队成员还得知,他们现在正在为村子里修路,从前下雨天那条
泥泞的小土路马上就要变成宽敞的柏油马路。“矿上不仅给村里修路,财务还给我们发工资。”
一位戴帽子的爷爷高兴地说。
       随后,唐建鑫拿起铁锹,与伯伯们一起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那一刻,伯伯们佝偻的身
躯显得那么高大挺拔,这一美好时刻将永远被大学生们铭记。石峰村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
要经济支柱的乡村,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乡村发展面临转型挑战。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此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煤乡村的乡村振兴
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次活动也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实际情况,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
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寻迹煤乡记忆,赋能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活
动在石峰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实践团成员,
这群大学生带着专业赋予的技术敏锐度和创新思维,在煤乡的土地上播撒下了与众不同的希
望种子。未来,他们将带着代码的温度和算法的智慧,努力在煤乡的岩层里撬开裂缝,让阳
光和雨露得以渗透。当乡村振兴的春风吹过,这些融合了技术与热爱的种子,必将在这片土
地上生根发芽——或许是一个由大学生团队搭建的乡村数字生态系统,或许是一群被点燃
科技梦想、选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最终都会绽放出属于煤乡的、科技赋能的绚丽花朵。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