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楼枝村调研后的青年担当与行动构想

    2025-09-13    阅读:
    来源:张媛鑫 经管学院赴韩城调研队
       结束了在韩城市西庄镇楼枝村紧凑而充实的调研,夜幕降临,调研队的同学们却毫无倦意。围坐在一起,白天所见所闻——村民的期盼、产业的困境、文化的失落——在脑海中激烈碰撞。一场关于“我们能为楼枝村做什么”的“头脑风暴”热烈展开。从会议室里的蓝图到田埂间的难题,青年学子的责任感被点燃,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化作桥梁,连接起校园资源与乡村需求。
  楼枝村的核心资源是花椒,痛点也在花椒。如何破局?同学们集思广益。首要任务是解决花椒“卖不上价”和深加工缺失的问题。方案包括:积极联系电商平台,组织村民进行电商培训,让优质花椒直接对接更广阔的市场,卖出品牌溢价;探索发展“花椒采摘游”,吸引城市居民体验采摘乐趣、参与制作花椒酱等产品,将第一产业的种植、第二产业的加工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实现“三产融合”。
  激活沉睡资源,焕发新生机
  仓库里蒙尘的鼓具,承载着村民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自豪。我们构想:积极联系文化部门或高校艺术团体,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培训;支持村里重组打鼓队,尤其鼓励年轻人参与;整理打鼓队的历史故事,将其打造为楼枝村的文化IP,融入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中,让消失的鼓声重新成为凝聚人心的力量。
图为楼枝村使用大型机械收割麦子。楼枝村政府 供图 
  同学们深知,单靠热情不够,需要寻找更多资源和支持。探讨能否帮助村里争取针对返乡创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补贴或扶持项目;为有创业想法的村民(尤其是青年)争取低息贷款支持。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如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方便联系、获取信息;教妇女制作手工艺品,发展庭院经济。乡贤和大学生是乡村宝贵的“潜力股”。思考如何建立联系渠道,创造吸引他们返乡或为家乡出谋划策的条件和平台。除了政府支持,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合作,探索“村企合作”模式,例如引进花椒加工企业,鼓励村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分红,共享发展成果。
  青春感悟:从“看见”到“担当”
  一天的调研虽然短暂,但这份经历的分量却很重。它让我们深刻领悟:乡村振兴,绝非高高在上的“喊口号”,它需要我们真正弯下腰,倾听泥土的声音,听懂乡亲的心声;需要我们沉下心,思考切实可行的路径,贡献智慧与力量。作为农林高校的学子,我们或许无法立刻解决楼枝村面临的所有难题,但我们能做的,是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知识搭建桥梁——把学校的科研资源、技术成果引进来;把乡村的真实需求、发展潜力传播出去,吸引更多外界的关注与支持。

图为调研队与楼枝村村干部、村民合影。王祥威 供图
  楼枝村的故事,是中国千万乡村奋力前行的缩影。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笔记本上沾满泥土的调研记录,更是村民们沉甸甸的期盼。这份期盼,将化为我们持续关注乡村、投身乡村建设的动力。因为我们都深知,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青春的力量不可或缺,青年的身影必将闪耀。我们将把楼枝村的思考带回校园,更会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三农”答卷。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