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春赋能基层治理 禁毒防艾共护安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榆林金阳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09-16    阅读: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潘村镇爱国主义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
春赋能基层治理 禁毒防艾共护安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榆林金阳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禁毒防艾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学子在社会服务中的青春力量,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禁毒防艾宣传团”服务队,在指导老师王凯的带领下,奔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驼峰路街道金阳社区,开展以“禁毒防艾 青春同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与热忱为社区居民筑牢健康防护网。
 
精心筹备:凝聚青春力量,锚定实践方向
 
此次实践活动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在读学生刘济荣担任团队负责人,高子淇、黄庭轩、殷文栋、江添虎、康佳垚、李嘉豪等多名2023级本科生共同参与。
 
团队组建初期,在指导老师王凯的指导下,成员们围绕“禁毒防艾”主题开展多次研讨,结合金阳社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从专题宣讲、互动竞赛到文艺创作、个案服务,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打磨。同时,团队提前与金阳社区居民委员会沟通对接,了解居民对禁毒防艾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实际需求,确保活动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多维开展:创新活动形式,深化知识传播
 
专题宣讲:案例剖析,筑牢认知防线
 
活动首日,团队邀请当地禁毒防艾领域专家走进社区,以“真实案例+专业解读”的形式开展专题宣讲。专家结合榆林市近年来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让居民对“禁毒防艾”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原来新型毒品的伪装这么多,以后可得提高警惕!”听完宣讲,一位社区居民感慨道。团队成员则在现场辅助开展资料发放、疑问解答工作,用青春视角与居民互动,进一步拉近知识传播的距离。
 
互动问答与知识竞赛:以赛促学,点燃参与热情
 
为巩固宣讲成果,团队精心设置互动问答与知识竞赛环节。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禁毒防艾知识题库,居民通过现场举手抢答、小组竞赛等形式参与其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包括哪些?”一个个问题抛出,居民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烈。
 
答对问题的居民还能获得团队准备的实用小礼品,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更让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人心。
 
文艺节目:以艺载道,传递温暖力量
 
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创意,将禁毒防艾知识融入文艺节目。他们编排小品《“毒”友圈》,通过诙谐幽默的剧情揭露毒品对个人、家庭的毁灭性打击;演唱改编歌曲《防艾阵线联盟》,用朗朗上口的旋律传递防艾理念。
 
精彩的演出吸引众多居民驻足观看,不少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在文艺作品的感染中接受教育。“这样的宣传形式很新颖,孩子们看得懂,也记得住!”社区李女士对节目赞不绝口。
 
宣传资料与个案服务:精准覆盖,解决实际困惑
 
团队精心制作禁毒防艾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在社区广场、楼栋单元等场所广泛发放,将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同时,专门设置个案咨询与心理疏导服务点,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一对一咨询。
 
社区居民张大爷因家人曾受毒品困扰而心存焦虑,团队成员耐心倾听他的故事,结合专业知识讲解后续防护与心理调节方法,帮助他缓解了心理压力。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提供个案咨询20余次,切实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实际困惑。
 
成效显著:守护社区安康,收获青春成长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得到金阳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与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们的到来为社区禁毒防艾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居民们的参与度和认知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对于团队成员而言,这段实践经历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负责人刘济荣感慨道:“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基层对禁毒防艾知识的需求,也意识到青年学子在社会服务中的责任与价值。”成员高子淇则表示,通过筹备与开展活动,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的理解。
 
青春逢盛世,实践正当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支“禁毒防艾宣传团”以暑期“三下乡”为契机,将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相结合,用实际行动为基层禁毒防艾工作添砖加瓦,也在实践大课堂中书写了属于青年的责任与荣光。未来,团队成员们将继续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为更多领域的社会服务贡献力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