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辽工大三下乡“治沙旅途”

    2025-10-16    阅读:
    来源:辽宁工业大学
踏入章古台治沙党校,风沙中矗立的校园仿佛在诉说一代代治沙人的坚韧。通过屏幕我们看到的是治沙先驱们肩扛树苗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流动沙丘上,褴褛的衣襟裹着漫天黄沙。聆听专家动情讲述如何将黄沙变绿洲的奇迹,一棵棵樟子松的背后是汗水与智慧的凝结。步入治沙长廊,仿佛打开一部用生命书写的生态史诗。泛黄的老照片里,第一代治沙人用脊背扛住肆虐的风沙,铁锹下的草方格如棋盘般在沙海中铺展;褪色的工装与布满老茧的双手特写,无声诉说着"一步一栽苗,十步一桶水"的艰辛。仰望着大漠中拔地而起的丰碑,这座碑不仅是纪念,更是向未来发出的请柬:它用沉默的矗立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工程从来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以敬畏之心重塑生命与沙漠的共生契约。在此刻我们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穿行于樟子松培育基地,仿佛置身墨绿色的生态军营。每一棵樟子松都是昂首挺立的士兵,针叶在风沙中发出铮铮鸣响,铜褐色的树干镌刻着与风沙搏击的年轮。团队协作在黄沙之上共筑绿色长城。铁锹与沙砾碰撞出铿锵的节拍,治沙小队在沙丘上展开协作接力,个体力量或许如沙粒微小,但团队合力终能筑起阻挡风沙的绿色长城。在学校中宣讲传承治沙精神,是一种镌刻在生命里的坚韧与智慧。它源于人类面对荒漠化威胁时的不屈抗争,凝结着一代代治沙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与担当。这其中所蕴含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理应学习的。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