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点燃青春热忱;八月鸣蝉,开启志愿新篇。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于2025年8月13日奔赴扬州市宝应县小太阳教育托管中心开展教育志愿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深入了解教育托管行业夏,日的宝应县,暑气蒸腾,却挡不住“红心研墨”志愿团队奔赴教育实践的脚步。8月13日前,团队便开启筹备序章。线上沟通时,成员们隔着屏幕,与托管中心工作人员细致对接,从学生作息到场地设施,一一询问记录;实地考察那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托管中心小院,成员们踩着光影,丈量教室、活动室,触摸桌椅纹理,熟悉每一处角落。同时,根据托管中心提供的学生信息,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制定了初步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 ,还参加了托管中心组织的简单培训,学习一些与小学生相处和教学的技巧为活动实践做准备。
课业辅导:课堂育新苗
清晨,托管中心的教室窗明几净,阳光透过纱帘,在课桌上织出金色纹路。志愿教学的上午场,从课业辅导开启。通过辅导学生作业和开展兴趣活动,组员们学会如何将抽象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生,掌握到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员们引导孩子观察题目,如同探秘寻宝——“看,这是‘数量城堡’,我们画线段图当‘地图’,找‘已知士兵’和‘未知宝藏’(未知量)” ,小手握着彩笔,在纸上勾勒线条,数量关系渐渐清晰;语文作业辅导,聚焦字词纠偏与读写提升,“‘辩’‘辨’‘辫’像三胞胎,看中间,言字旁爱辩论,一点一撇辨是非,绞丝旁编发辫” ,顺口溜里,错别字悄然退场,写作思路、阅读技巧也在故事分享与案例剖析中,缓缓流入孩子心间。用耐心和爱心与学生交流,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也能够清晰、准确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家长的疑问 ;与老师们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也让实践成员们受益匪浅。组织各类活动让实践成员们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从活动策划、准备到实施,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 。
活动组织:巧思促成长
其次开展兴趣拓展活动,兴趣活动是课堂的缤纷点缀。组长组织了绘画课,绘画课上,孩子们执笔如魔法棒,在白纸上描绘心中天地——有的画彩虹挂在校园,有的绘家人围坐餐桌,五彩颜料晕染童真;手工制作时,折纸鹤、剪窗花、做纸艺花朵,孩子们专注折叠、剪裁,纸屑飘落似雪花,成品诞生时的欢呼,点亮整个教室,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心中的世界;还进行了故事分享会,孩子变身“故事大王”,绘声绘色讲述童话、奇遇,掌声与笑声交织,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有的孩子分享了童话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赢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从策划到实施,成员们统筹全局,预判突发状况——画笔没水了有备用彩笔,手工材料不够了拆分小组合作,组织能力在一次次应对中拔节生长。
亲眼目睹孩子们在知识学习和个人成长上的进步,让实践成员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每一次解答学生的问题,每一次看到他们理解知识后的喜悦,都让实践成员们感受到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也更加坚定团队成员在未来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相处,实践成员学会理解和包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 。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户外实践:寻迹千年文脉
午后,户外实践拉开独特帷幕。午后暑热稍退,阳光变得温柔。经家长许可下,组长带队开启户外实践,探访宝应中学与大运河风光带宝应运堤段,为孩子们打开“行走的课堂”。踏入宝应中学校园,浓郁学风裹挟着蓬勃朝气袭来。教学楼错落有致,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似夏日蝉鸣般清亮;操场上,塑胶跑道映着蓝天,青春的身影奔跑跳跃。孩子们穿梭其间,触摸教学楼的墙砖,聆听校园故事,眼中满是对“未来求学梦”的憧憬 。行至大运河风光带宝应运堤段,河水悠悠,像条青丝带,缠系着宝应的过往与今朝。河风拂来,带着水草与历史的气息,孩子们望着波光,听成员讲述运河故事——往昔漕运繁忙,如今生态焕新,岁月沉淀的文化,在讲解中沁入孩子心底。这一趟户外之旅,拓宽孩子眼界,同时也让实践成员领悟:社会实践是多元课堂,能将知识研习、文化体悟、乡土情怀,熔铸成孩子成长的养分。
实践感悟:星火映初心 整装再出发

亲眼见证孩子在知识与成长上的蜕变,成员们深刻懂得教育的重量。每一次答疑后孩子的顿悟微笑,每一回活动里孩子的自信绽放,都让“教育是点亮心火”的认知,在心底扎根 。这次在领学托管中心的暑期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中一段宝贵的经历。通过实践,不仅在知识技能上有所提升,更在思想和认知方面有了深刻的感悟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将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探索教育路径,尽管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但这些经历让实践成员们明确未来的的努力方向。未来,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也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这次实践的收获运用到实际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用行动书写青春与教育的双向奔赴,让求知星火点亮童梦星河,让志愿热忱,在夏日的宝应,留下温暖注脚 。
作者署名:(通讯员谢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