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盲道调查: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泰州8月20日电(通讯员 汤嘉怡)在城市建设中,盲道是保障视障人士出行权益的重要无障碍设施。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团队对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多条路段的盲道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了解当地盲道的建设、使用及管理情况。
从物理维度来看,此次调查的峨眉山市名山中路、滨河路二段、大佛北路、实验幼儿园东新分园附近等路段,盲道覆盖率整体表现良好。名山中路已建盲道有效长度约1300米,区域道路总长度13000米,覆盖率达100%;滨河路二段、大佛北路、实验幼儿园东新分园附近路段的盲道覆盖率也均为100%,峨眉一小附近路段盲道覆盖率为90%。这表明乐山市在盲道的基础建设方面,有较为扎实的推进,为视障人士出行搭建了基本的无障碍框架。
然而,盲道的破损问题较为突出。在峨眉一小附近路段,存在裂缝、触感条脱落、破损等多种破损类型,破损盲道面积达1.2928㎡,破损率为0.43%;滨河路二段的盲道有多处裂缝、触感条脱落以及凸起情况;大佛北路的盲道则出现了凸起、凹陷、破损、裂缝、触感条脱落等多种破损问题,破损盲道面积为2286.912㎡,破损率3.81%;实验幼儿园东新分园附近路段盲道也存在裂缝、触感条脱落现象,破损盲道面积0.81㎡,破损率0.135%。这些破损情况,不仅会影响视障人士通过盲道获取道路信息的准确性,还可能对他们的出行安全造成威胁,比如凸起或凹陷的盲道砖可能导致视障人士行走时绊倒或崴脚。
同时,盲道占道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名山中路虽无明显占道情况,但非机动车划线区域紧邻盲道,易对盲道使用造成隐形困扰。就像在晚高峰时,这里的非机动车常常停得比较靠近盲道,视障人士李先生说:“有次我走到这儿,感觉旁边有车,只能停下等,特别没安全感。”峨眉一小附近路段有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设施占道,占道盲道长度4.82米,占道率4.82%;大佛北路存在机动车、非机动车、设施以及摊位占道,占道盲道长度15.45米,占道率0.77%;实验幼儿园东新分园附近路段有机动车、摊位、设施占道,占道盲道长度5.7米,占道率0.57%。这些占道行为,直接压缩了视障人士的出行空间,让盲道的通行功能大打折扣。
从使用维度观察,各路段视障人士实际使用盲道的频率普遍较低。视障人士张大爷说:“有时候盲道被占了,或者破了,走起来不方便,我宁愿绕远路走人行道,心里还踏实点。”这反映出盲道存在的破损、占道等问题,让视障人士对盲道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缺乏信任,从而减少了使用。同时,部分路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让他们的出行多了份担忧。
在管理维度上,政府公开数据显示,本地居民对于盲道占用或毁损问题向政府网上投诉的较少,且相关资料公布较少。据实地验证,投诉问题已解决。这说明当地在盲道问题的市民投诉渠道方面,可能存在宣传不足或市民知晓度低的情况,导致投诉量不高。不过,从已解决的投诉问题来看,相关部门在处理盲道问题时,还是有一定的响应和解决能力,但整体的维护响应时效和市民投诉渠道的畅通度仍有提升空间。
盲道作为城市无障碍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视障人士的出行权益和城市的文明程度。针对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盲道的日常维护与巡查,及时修复破损的盲道砖,清理占用盲道的车辆、设施和摊位,确保盲道的完好与畅通。其次,要加大对盲道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盲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减少占道等不文明行为。再者,需进一步畅通市民投诉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投诉途径,鼓励市民参与到盲道管理监督中来,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可以在盲道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上,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实用性,比如优化盲道的材质选择,使其更耐用且触感更清晰,提升视障人士的使用体验。
乐山市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通过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不断完善,能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包容,为每一位市民,包括视障人士,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真正实现“无碍”通行,让城市文明在细节中闪光。
社会实践推荐
- 湖南会同木雕:刀木传情,非遗技艺焕新生
- 2025 年 7 月 15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拾遗楚韵・启为创新” 非遗调研团队走进湖南怀化市会同县,探访会同木雕第五代传承人向
- 08-23
- 湖北三闾刺绣:针尖流转千年楚韵
- 7 月 8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调研团队探访湖北秨归县三闾刺绣传承人乔贵荣的工作室,揭秘这门源于汉代、承载屈原文化记忆的传统技艺。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