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城市盲道勘测---乐山峨眉

    2025-08-23    阅读:
    来源:"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团队
城市盲道勘测---乐山峨眉
仲夏已至,气温攀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志愿公益团队积极开展城市盲道勘测工作,致力于为盲人出行保驾护航。其中,线下组的志愿者奔赴四川乐山峨眉山市,实地开展盲道勘测。团队成员注重劳逸结合,工作严谨认真,休息轻松愉快,形成了张弛有度的务实作风。线下团队兵分两路:一队深入城市主要区域进行勘测,另一队则前往城市边缘及周边乡镇区域开展盲道排查。
城市中心的勘测团队在领头人的带领下,紧条有序的开展盲道测量工作并在工作途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询问路人有关盲道的看法以及如和修缮盲道,大部分路人表示对盲道有一定认知但对盲道的关注度很少,少部分路人对盲道的了解程度高,且提出了盲道的修缮方法。
与此同时,另一队志愿者深入城市边缘及周边乡镇区域,细致开展盲道排查工作。在峨眉山市郊的村镇街道上,他们发现盲道铺设不连贯,多处被车辆或杂物占用,部分路段甚至缺失关键警示砖。团队成员手持测量工具,逐一记录问题点位,并同步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了解盲道使用现状。不少居民反映,乡镇区域对盲道设施的维护意识较弱,但通过志愿者的耐心讲解,许多人开始关注盲道安全的重要性。工作间隙,志愿者们利用短暂休息时间在树荫下交流心得,分享勘测趣事,保持团队活力。整体勘测过程中,两路队伍通过线上群组实时共享数据,确保信息无缝衔接,进一步彰显了严谨与高效并重的务实作风。最终,团队汇总了城市中心与边缘区域的盲道问题清单,为后续修缮工作提供了详实依据,推动盲人出行环境改善迈出坚实一步。
通过线下组团队勘测收集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发现,乐山峨眉山市区的盲道问题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城市核心商业区普遍存在盲道被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占压、部分地砖因树根生长导致翘起或碎裂的现象;而在城乡结合部及乡镇区域,除占用问题外,盲道中断、导向砖与止步砖铺设混淆、公交站台衔接缺失等系统性缺陷更为突出。问卷统计显示,83%的受访居民认同盲道必要性,但仅37%明确知晓占用盲道属违法行为,反映出公众认知与法律意识存在断层。团队依据勘测数据绘制了数字化问题热力图,精准定位27处高危路段与14个重点整改区域。针对高频出现的占道问题,志愿者创新性提出"错峰巡查+柔性提示"管理方案——在商铺集中路段增设可移动警示桩,并联合城管部门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强巡查;对于乡镇盲道断点问题,则建议采用成本较低的树脂基材进行快速修补,确保盲道网络的连贯性。这些经过实地验证的解决方案,已形成图文并茂的《盲道优化实施手册》,为后续市政改造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行动指南。
盲道是盲人出行的保障,盲道的破损,盲道的抢占都是盲人出行的危险隐患。此次乐山峨眉山的盲道勘测工作,不仅全面掌握了当地盲道设施的现状,更通过与居民的深度互动,唤醒了社会对盲人出行权益的关注。线下组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城市温度,用数据凝聚改善力量,他们的努力让盲道这一“隐形通道”逐渐显现出应有的价值,也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公益行动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修缮进展,并计划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盲道设施的完善与维护,让每一位盲人都能在安全、畅通的盲道上自信前行。
此次暑期志愿行动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也为盲人出行带来了保障,美中不足的是没能让盲道知识映入国民教育中若能将盲道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图文讲解、模拟体验等互动形式,让青少年从小建立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与尊重,将从源头上培育社会对盲道的保护意识。同时,可推动高校相关专业开设无障碍环境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盲道优化方案的创新设计,形成“教育普及—专业赋能—社会共建”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盲道的忽视现状,让盲道真正成为连接光明的安全纽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湖北三闾刺绣:针尖流转千年楚韵
  • 7 月 8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调研团队探访湖北秨归县三闾刺绣传承人乔贵荣的工作室,揭秘这门源于汉代、承载屈原文化记忆的传统技艺。
  • 08-2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