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创新教学,点亮乡村课堂

    2025-08-23    阅读: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
2025年8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走进扬州市宝应县,开展了志愿活动。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创新的"理论教学+实地研学"模式,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活动首日,志愿者们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打破传统,趣味教学
志愿者们摒弃照本宣科的方式,采用游戏化教学。数学组的志愿者采用"生活数学"教学法,将菜市场购物场景搬进课堂。"一斤苹果5元,三斤半该付多少钱?"孩子们掰着手指计算,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惊叹和答对问题的喜悦。隔壁教室,语文组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诗词接龙"比赛,当她念出"床前明月光",立刻有孩子能接上"疑是地上霜",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这种互动式教学效果超出预期。"朱益凡在课后总结时表示,"我们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教案,但现场还是根据孩子们的反应做了调整。"据观察,90%的学生在更换了新的教学方式后全程保持专注,参与度较传统课堂提升40%以上。

“这样的课堂太有意思了!”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志愿者们发现,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效率更高,参与度也显著提升。
实地研学,拓宽视野
下午,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宝应中学,参观先进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器材,感受科学的魅力。随后,大家来到大运河边,志愿者们结合实地景观讲解历史,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

一位志愿者感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深受感动。教育不仅是教给他们知识,更是点燃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蝉鸣渐弱,当志愿者们踏上返程的大巴,孩子们追着车子奔跑的身影令人动容。"老师,我也会努力学习,长大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这句稚嫩的承诺,让所有志愿者热泪盈眶。教育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美的诠释,这份跨越年龄的师生情谊,必将激励着孩子们勇敢追梦,也坚定了志愿者们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作者署名:通讯员王天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湖北三闾刺绣:针尖流转千年楚韵
  • 7 月 8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调研团队探访湖北秨归县三闾刺绣传承人乔贵荣的工作室,揭秘这门源于汉代、承载屈原文化记忆的传统技艺。
  • 08-2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