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是生命影响生命。"2025年8月1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实践活动总结会上,指导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活动的深层意义。在过去的实践活动里,志愿者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与宝应县的孩子们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连接,他们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触及心灵的双向教育。
课堂里的故事
科学课上,孩子们制作简易火箭,了解物理原理,火箭起飞成功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色;艺术课上,他们用废旧材料创作手工艺品,每样东西都有他们自己的用途;体育课上,志愿者组织趣味运动会,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一位志愿者写道:“今天教孩子们折纸飞机,一个小男孩悄悄告诉我,他的梦想是当飞行员。我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实现梦想。”
研学中的发现

下午的研学活动志愿者们更是精心准备。在宝应中学,志愿者们不是简单带领参观,而是设置了"校园探秘"任务卡。孩子们需要找到指定地点并回答问题,比如"图书馆有多少个阅览室"、"实验室的安全标志有哪些"。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主动性。
大运河边的教学活动同样别出心裁。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运河地图拼图,孩子们需要根据讲解内容完成拼图。地理专业的志愿者还带来水质检测工具,让孩子们比较运河水与矿泉水的PH值差异。"原来运河水的酸碱度和我们喝的矿泉水差不多!"这个发现让孩子们惊讶不已。在大运河边,一位志愿者记录:“孩子们对运河的历史充满好奇,一个女孩问我:‘老师,古人是怎么挖运河的?’我借着这个机会为孩子们讲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离别时的收获

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道:“孩子们送我的画上写着‘谢谢老师’,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用生命影响生命。” 志愿者们带来的可能只是星星之火,但这些孩子们可以成为燎原之火。
结业典礼上,孩子们表演的节目虽然稚嫩,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看到了希望。志愿者们带走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感谢卡,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些年轻的大学生用行动证明:教育的力量可以跨越山海,温暖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灵,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这些日记不仅是志愿者的珍贵回忆,更展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爱与希望的传递。
作者署名:通讯员王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