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共富工坊领共同富裕,财大学子探振兴密码——记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赴丽水“弄潮青春行”实践服务团查田“共富工坊”调研

    2025-08-23    阅读: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赴丽水“弄潮青春行”实践服务团

小规模创造大效益
工坊规模紧致,是由负责人住宅一楼改造而来,其中布设了十余个工位。工坊的工作氛围轻松愉快,其中的工人以老人为主,主要工作是彩铅的分装与打包。自2015年工坊成立以来,工坊累计带动留守妇女、陪读妈妈等20余人就业,年发放加工费27万余元,帮助工坊工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负责人郭家珍女士也因其带动邻里创收的突出贡献,获评2021龙泉市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称号。
 
和睦邻里,共赴富裕
据工坊负责人郭家珍介绍,她腿脚不便,不便外出打工,先前只能在家中帮忙农活、家务。10年前,恰逢附近彩铅厂提出“来料加工”的项目。怀着带领邻舍朋友共同致富、解决周边留守老人无事可做的困境、缓解经济收入压力的想法,她毅然承接下了这个项目。她说,工坊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安排,按件计工资,这样比外出打工灵活度更高,可以更好处理工作与照顾家庭及日常耕作。在她看来,邻舍们共同工作、齐心致富便是极大的满足。
 
政策协调,助力致富
郭春珍共富工坊是龙泉市共富工坊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们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部门的全力支持、积极协作。浙江省全省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将大力推进完善工坊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构建精准匹配的帮扶体系;龙泉市通过《龙泉市来料加工共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2022—2024年)》等一系列政策,为共富工坊的发展提供强劲的资金补助;在龙泉市委组织部协调下,镇、村干部当上了工党的“红色管家”,持续关注工坊发展状况,提供精准支持。
 
发扬青年才智,助力工坊成长
在与工坊负责人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当前工坊仍面临增收幅度有限的问题。郭春珍共富工坊的工人以老人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使得工坊生产能力相对薄弱,只能进行最为基础的加工分装。为打破困局,“弄潮青春行”实践服务团成员广泛收集资料,集思广益,建议该工坊积极利用龙泉市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接周边企业学习相关加工技术,提升生产能力,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共富工坊之行告一段落,团队成员满载而归。通过这次探访,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龙泉市当前共富工坊发展状态,对“来料加工”这一模式及其效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充分运用才智为共富工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路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乡村振兴向深发展。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湖北三闾刺绣:针尖流转千年楚韵
  • 7 月 8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调研团队探访湖北秨归县三闾刺绣传承人乔贵荣的工作室,揭秘这门源于汉代、承载屈原文化记忆的传统技艺。
  • 08-2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