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对南宁中华中路社区的深入调研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互嵌筑梦”团队于调研第三天,走进南宁市兴宁区民生街道望仙坡社区,继续探索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宝贵经验。
图为团队成员路途照
踏入望仙坡社区,团队成员便被社区内浓厚的民族和谐氛围所感染。社区里设置了充满民族特色的景观小品,以石榴元素为主题的造型搭配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卡通形象,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社区的活动广场上,绿树成荫,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各民族群众交流互动的温馨空间。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民族特色的景观合影
此外,团队成员还拜访了望仙坡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社区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举措,包括开展民族政策宣传、举办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解决少数民族居民实际困难等。社区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族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区环境。团队还来到居民心声墙前,墙上贴着居民们手写的诗歌、祝福和建议,其中不乏表达民族团结情谊的内容,字里行间流露出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珍视。
图为社区居民新生墙
团队成员深入社区的大街小巷,对商户和居民进行访谈。在一家温馨的小吃店内,团队成员与店主——一位热情的壮族阿姨亲切交流。阿姨分享道,社区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像民族美食节、民俗表演等,让大家在品尝美食、欣赏表演的同时,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图为团队与社区小吃店的老板进行访谈
此次对望仙坡社区的调研,“民族互嵌筑梦”团队进一步收集到丰富的一手资料,感受到社区在推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后续,团队将对中华中路社区、望仙坡社区等多个社区的调研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助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于望仙坡社区居民委员会合影
图/唐绮晨 李欣鸿
文/李欣鸿 蓝钰娇 唐绮晨 杨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