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马鞍山,暑气像一床厚重的棉被,将整座城市捂得密不透风。柏油路蒸腾着热气,路边的梧桐叶卷着边儿,连蝉鸣都透着几分慵懒,却拦不住安徽工业大学建证青春·工筑基层实践队的脚步。7月4日清晨,十余名身着蓝色队服的学子拎着绿豆汤、薄荷糖等消暑品,沿着绿树成荫的街道走向社区养老院,队伍里的欢声笑语像投入热浪里的冰块,瞬间漾开清爽的涟漪。
养老院的铁门刚推开一道缝,晨练区的声响便顺着风飘了过来。几位老人围着石桌打太极,招式慢悠悠的,手掌划过时带起细碎的风;单杠旁,一位老爷爷踮着脚活动腰肢,银白的头发在晨光里闪着柔和的光。同学们忽然收住脚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里的慰问品被攥得更紧了些。有人悄悄拽了拽队友的衣袖:“要不……我们先在旁边等会儿?”话音刚落,一位背着手的老奶奶转过身来,她穿着碎花短袖,裤脚仔细地扎在袜筒里,眼神亮得像含着星子:“安徽工业大学的?我刚才就看见你们的队旗了,大学生来瞧我们这些老家伙啦?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晨练区与老人交谈。 康芷岚 供图)
突如其来的搭话让拘谨像被戳破的气泡,瞬间消散了。队长李同学赶紧上前,把绿豆汤递过去:“奶奶,我们是来做社会实践的,您要是不忙,我们陪您说说话?”老奶奶接过汤碗,指尖触到冰凉的瓷壁时笑出了声:“好哇,我这晨练刚结束,正愁没人唠嗑呢。”她拉着同学们在石凳上坐下,从口袋里摸出一把薄荷糖分给大家:“这是我孙女买的,天热含着舒服,你们也尝尝。”糖块在舌尖化开时,清清凉凉的甜意漫开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问起老人们的日常,说起学校的趣事,晨练区的笑声像滚雪球似的,越聚越热闹。
跟着养老院负责人走进居住区时,走廊里飘来淡淡的药香和肥皂味。“302的张爷爷有风湿,走路得扶着墙;401的李奶奶眼睛不太好,擦玻璃时动静轻点。”负责人一边走一边叮嘱,手指轻轻敲了敲走廊的扶手,“这些栏杆每天都要擦三遍,老人们扶着才安心。”同学们听得认真,有人掏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有人悄悄数着房间数量。当负责人说到“窗台和玻璃平时不好擦”时,大家几乎同时举起了手:“我们来!”“我带了擦玻璃的工具!”
拿抹布的瞬间,同学们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王同学擦窗台时,特意把抹布折成小方块,沿着窗框的缝隙一点点蹭,连角落的灰尘都没放过;擦玻璃的几位更有默契,一人在里面喷清洁剂,一人在外面用刮水器,下方还铺了层旧报纸,偶尔有水滴落下,就有人赶紧蹲下来擦干。“奶奶们晚上起夜要经过这儿,可不能留水渍。”拧抹布的刘同学说着,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到下巴,滴在队服上晕开一小片深色。阳光穿过清亮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照得同学们的影子忽明忽暗,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图为实践队队员清理窗户。 康芷岚 供图)
清洁到306房间时,门忽然开了条缝,戴老花镜的老爷爷探出头:“孩子们,歇会儿喝口水吧?”他端着搪瓷杯,杯壁“劳动最光荣”的字样已有些模糊。同学们连忙摆手,却被不由分说地拉进屋里。房间不大却整齐,床头相框里是穿工装的年轻人站在机床前的照片。“那是我年轻时在轧钢厂的样子。”老爷爷指着照片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那时候我才二十出头,跟你们现在差不多大。”
不知何时,屋里又多了几位退休工人老人。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搬来小板凳,手里攥着没织完的毛线:“那时候条件真苦,车间没空调,夏天热得像蒸笼,我们把湿毛巾搭在脖子上,照样三班倒。”她忽然停住,毛线针悬在半空,语气沉下来:“但再急也不能慌。我记得有个工友,为了赶工期,没按规程操作机床,伸手去捞扳手,结果……”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叹息,“两根手指就那么没了。”
屋里忽然安静,只剩窗外的蝉鸣。奶奶放下毛线针,握住身边同学的手,掌心的温度带着岁月的粗糙:“所以啊,你们读书、将来做工,都得沉下心。专心不是慢,是把每一步走稳当。就像你们擦玻璃,不也是一下下擦,才这么亮吗?”同学们看着她布满老茧的手——曾握紧机床操纵杆,曾为家人缝补衣裳,此刻正传递着沉甸甸的分量。有人悄悄红了眼眶,有人把“专心”刻进心里。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老人聊天。 康芷岚 供图)
离开前参观三楼活动区时,同学们被眼前的景象打动。棋牌桌旁,老人为一盘象棋争得面红耳赤;书画架前,穿中山装的老爷爷握毛笔写下“福寿康宁”,笔锋刚劲;墙上的照片里,老人们穿演出服合唱,有人笑得露出牙,有人认真看着指挥。“上周包粽子比赛,张奶奶一个人包了二十多个,全分给大家了。”负责人指着照片笑,语气里满是骄傲。同学们忽然明白,养老院不是沉寂的港湾,而是充满烟火气的家园,老人们认真生活的样子,比任何风景都动人。
夕阳西下,同学们在一楼石榴树下和老人们合影。快门按下时,有人喊“茄子”,有人比剪刀手,老人们的笑容被镀上金边,像浸在蜜里。回头望,养老院的窗户在余晖里闪闪发亮,每块玻璃都映着晚霞,像老人们眼里的光。
返程路上,有人说:“原来擦一次玻璃也能这么有意义。”有人摸着口袋里奶奶给的薄荷糖,糖纸褶皱里还留着温暖。大家忽然懂得,善意从不需要轰轰烈烈,一句问候、一次擦拭,就能在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而老人们关于专心、踏实的叮嘱,成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
车窗外,夕阳沉入远山,天空染成温柔的橘红。这场青春与夕阳的相遇,从来不是单向奔赴——年轻的我们用热情温暖了岁月,岁月里的他们,也用智慧照亮了前行的路。这双向的成长,正是社会实践最动人的模样。

(图为实践队伍合影。 康芷岚 供图)
通讯员 康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