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非常6+1”三下乡实践团队抵达吉林市文庙街道泓铭康养中心。团队六名成员围绕“提升老年人生活能力、防范风险、促进健康”三方面需求,开展了针对性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了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
科技下乡:普法析案防诈骗 反诈软件筑心防
针对提升老年人防范风险能力,团队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防范诈骗知识普及活动。团队成员带来了自行设计的图文并茂宣传海报,内容精准聚焦冒充公检法、保健品陷阱等老年人群体高发骗局,清晰呈现各类骗局的识别要点与应对方法。主讲成员结合精心筛选的本地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讲解核心防范准则。活动还专门设置现场咨询环节,法学系同学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活动现场互动积极,多位老人表示,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对各类诈骗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成员们为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们注册国家反诈软件,为“守护养老金”做出了网络上的防御。吉林市泓铭康养中心院长表示,此类紧贴现实案例、强调核心行为的普法宣教形式,对增强老人们日常风险防范意识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能有效帮助他们构筑起防范诈骗的“心防”。
图为康养中心的老人在看实践团的宣传海报。张文馨 供图
文化下乡:巧手传艺折纸趣 笑语相伴寄温情
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成员在剪纸的基础上降低风险,开展了一场折纸活动。康养中心活动室内,一场以折纸为主题的手工活动在轻松氛围中进行。“非常6+1”团队成员指导老人们学习制作收纳盒等简易折纸造型。通过一对一的示范与辅助,重点鼓励老人亲手操作。该项活动旨在通过折叠、翻转等手部动作训练,帮助老人们保持肢体灵活性及提升专注能力。活动中,老人们热情高涨,从生疏摸索到熟练折叠,不少人还主动与身边同伴分享技巧,现场互动频繁而温馨。经过近一小时的创作,老人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折纸作品,一只只精致的纸盒、一张张温馨的笑脸,成为活动中最亮眼的风景。
此次活动不仅有效锻炼了老人们的肢体灵活性与手部协调性,更在专注创作与互动交流中,帮助老人们提升了专注力,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许多老人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不仅学会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陪伴的温暖。
图为折纸成品展示。宁佳 供图
卫生下乡:律动强身拍手操 坐立皆宜焕活力
康养中心活动室内暖意涌动,“康乐拍手操”教学活动在此温馨开展。这套由“非常六+1”团队预先精心选编的动作,节奏舒缓且简单易学。考虑到部分老人行动不便或需坐姿参与,团队还贴心准备了可全程在座椅上完成的动作变式,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舒适投入。随着整齐的口令与清脆的拍击声响起,大家在引导下跟着节律活动身体,轻松愉悦的集体健身氛围愈发浓厚。活动吸引老年人积极参与,不少长辈表示,这套拍手操力度适中,做完后浑身舒展,肩颈也轻松了不少,而且坐立皆宜的设计特别贴心。此次活动不仅让长辈们在轻松互动中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更在集体参与中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有效焕活了身心活力。
图为健康操教学实践。韩意 供图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为老人们带来了切实的信息支持、动手体验和互动活动的参与机会。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适老化活动的核心——不仅要兼顾安全性与实用性,更要融入人文关怀,对“老有所乐、老有所健”的服务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践行认知,成员自身也在服务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理解。
图为团队实践合照。赵婉茹 供图
(通讯员 杨丰睿 刘馨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