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传统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现状,探索丝绸产业成品创新发展的前沿路径,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织梦山东·丝旅新生”实践团前往淄博市周村区,对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传统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现状,重点关注丝绸成品的创新与开发。

淄博周村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曾是北方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其丝绸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精湛的织造技艺享誉全国。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使传统丝绸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周村丝绸产业的代表,传承古老的缫丝技艺,结合技术创新和文化融合,为丝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企业产品展厅,实践团成员系统考察各类丝绸成品。展厅按照使用场景分区展示,涵盖服饰、家居用品、文化创意产品等多个品类。产品设计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采用多种材质组合,展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设计创新能力。企业近年来积极调整生产模式,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柔性供应链体系,有效提升小批量、多品种订单的响应能力。

大染坊通过将丝绸文化与齐鲁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深度融合,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收藏、人文、艺术及观赏价值的丝绸产品。这些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审美的需求的同时,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鲁锦到国风国潮,从十二月令花神到珐琅彩系列,这些丝绸文化创意产品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更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东方美学热”。

在技术上,大染坊依托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将非遗扎染技艺与数码印花技术相结合,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丝绸产品。企业广泛应用现代机器设备,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数据显示,大染坊的丝绸面料织造年产能达到 2400 万米,其中蚕丝与其他纤维交织面料 600 万米。目前,大染坊已成为国内茧丝绸生产企业中唯一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国纺织行业工业设计中心研发平台的企业。

大染坊的丝绸成品在国内外市场表现出色。在国内,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丝绸床品和面料,为国内 90%以上的一二线纺和家纺品牌提供支持。在国际市场,大染坊的产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公司完成自营出口创汇 831 万美元,出口订单实现大幅增长,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此外,大染坊还在广西南门市上林县和梧州市蒙山县建立了缫丝厂和制造厂,填补当地的生产空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对丝绸产业创新发展有了更深入认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为丝绸产品注入新活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结合所学知识与调研成果,继续关注丝绸产业创新实践,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应用,为丝绸产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