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丝绸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流程,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路径,7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织梦山东,丝旅新生”实践团走进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第二工厂,开展深度调研学习活动。本次实践聚焦丝绸生产的全产业链流程,涵盖生丝加工、纺丝、卷丝、织布等核心环节,并围绕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议题展开专项调研。

第二工厂是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生产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丝绸织造、印染及后整理生产线。实践团成员在工厂负责人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生丝处理车间、纺丝车间、卷丝车间、织造车间等核心生产区域。

在生丝处理车间,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了蚕茧的筛选、煮茧、缫丝等工序。经工厂负责人介绍,大染坊采用先进的“无捻织造工艺”,该工艺聚焦泡丝、络丝、整经等关键生产环节,通过精准调控工艺参数、优化设备运行状态等方式,对这些环节进行全方位优化。传统丝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并丝、捻丝等工序,在这一创新工艺下被大幅精简。如此一来,生产流程更趋高效,同时,在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加持下,丝绸产品质量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在稳定性等方面实现新提升,真正达成了保障质量与提升生产效率的双重目标,让古老的丝绸生产工艺,在现代技术赋能下焕发出全新活力。

纺丝与卷丝车间展现了现代丝绸工业的自动化水平。高速络丝机以每分钟470余转的速度运行,精准控制丝线张力,确保丝筒成型均匀,与传统工艺相比,该车间的智能化设备显著降低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稳定性。
织造车间是本次参观的重点。一台台先进的宽幅剑杆织机以每分钟300转以上的速度运转,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丝线在杆织机上交织成各种图案和纹理的丝绸面料。随行的工厂负责人耐心地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织布的工艺原理,包括经纱、纬纱的搭配,以及不同织法所呈现的效果等专业知识。

本次调研聚焦于第二工厂的生丝,纺丝、卷丝、织布等工艺流程。“无捻织造”和“绿色漂练”等专利技术,体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突破,课本上的工艺流程在现实中变得立体,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更让丝绸织造行业未来前景光明。实践团成员经一线观摩,拓宽了专业视野,明晰了后续学习研究方向,同时也为职业发展积攒了珍贵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