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涟水行

    2025-09-03    阅读: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

“秾心润乡野,众行筑清涟”|“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涟水行

  深入涟水乡野,践行生态文明;以脚步丈量土地,以热忱守护绿水青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号召,南京农业大学“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于8月25日至30日赴江苏省涟水县开展三大主题活动,分别是生态文明主题宣讲、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调研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察,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描绘出一幅“秾心润乡野,众行筑清涟”的生动图景。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声”入人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坚持宣讲先行,让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扎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些深刻理念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长,精心编制通俗易懂的宣讲手册,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他们走进村社广场、农家院落,用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话,面对面讲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从村民熟悉的河流、农田的变化讲起,结合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案例,讲述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长远效益,引发乡亲们的强烈共鸣。一位听完宣讲的村民感慨道:“以前觉得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大事,听了同学们的讲解才明白,我们少用点化肥农药、做好垃圾分类,都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图1“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涟水行 李媛供图
  二、探寻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农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团队成员深入涟水县谈陈村等20个村,开展了以“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问卷调研。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与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对面交流,了解村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通过这次问卷调研,我们不仅收集了宝贵的数据,更深刻体会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我们将深入分析实地调研数据,形成调查报告,为当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青年人的思考和建议,为当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青年视角和数据支持。
   
  图2 团队成员开展问卷调研 张诗蕊 供图
   
  图3 团队成员开展访谈 张诗蕊 供图
  三、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图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团队成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涟水县南集镇、高沟镇、红窑镇、朱码街道,考察当地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户厕改造、村容村貌提升情况。在红窑镇,团队成员目睹了当地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调动村民积极性,村民们可以将可回收物送到收集点换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种创新做法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团队成员实地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清理河道垃圾、整治卫生死角。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背,但看到村庄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每位队员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图4 团队成员考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李媛 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更亲眼目睹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成果。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实践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和未来方向,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让青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绽放绚丽光彩。
  “秾心润乡野,众行筑清涟”。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正在铺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在继续,南京农业大学“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的脚步也将永不停歇!
  (通讯员张诗蕊郑华伟李媛)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