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爱国精神 —— 旭日追光小队昌黎五峰山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2025-09-04    阅读:
    来源:旭日追光小队
  
  2025年7月6日一大早,夏日的朝阳刚洒满燕山余脉,旭日追光小队的8名队员就踏着晨光奔赴昌黎五峰山,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这座承载着百年红色记忆的山峰,因李大钊先生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如今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要在这青山翠柏间追寻先辈足迹,感悟浓浓的家国情怀。​
  早上8点,小队抵达五峰山景区入口,一眼就看到那块刻着“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的石碑,苍劲有力的字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景区的讲解员早已等候在此,她手持泛黄的历史照片,向队员们讲述五峰山与中国革命史的深厚联结:“1919年前后,李大钊先生曾多次登临五峰山,在这里构思撰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等重要文章,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队员们屏息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眼神中满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
  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攀登,8名队员相互搀扶着前行,山间的清风拂过松林,“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百年前的革命故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李大钊办公旧址。这间简朴的石室里,煤油灯、旧书桌等复原展品静静陈列,墙上悬挂的历史照片记录着先辈探索真理的艰辛历程。队长轻轻抚摸着斑驳的书桌感慨道:“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先辈们依然胸怀家国、笔耕不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队员们依次在留言簿上写下感悟,“以吾辈青春,承先辈之志”“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等真挚话语,字里行间满是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山腰处的五峰阁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站点,小队在这里开展了“红色故事分享会”。一名队员特意准备了李大钊先生的手稿复印件,结合实物讲述“铁肩担道义”的革命事迹。当讲到先生在绞刑架前仍慷慨陈词的场景时,8名队员不约而同地起立致敬,眼中闪烁着泪光。随后的主题讨论中,大家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爱国精神”各抒己见,学历史的队员提出:“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要像先辈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话音刚落,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午后,小队来到景区内的红色文化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展品。队员们在“五四运动史料专柜”前驻足良久,看着泛黄的《新青年》杂志原件和当年的游行传单复制品,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讲解员指着一组李大钊先生与青年学生交流的照片说:“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爱国精神,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火。”队员们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用手机拍摄展品细节,时不时相互交流心得。​
  夕阳西下时,小队在山脚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广场举行了简短而庄严的宣誓仪式。8名队员整齐列队,举起右拳,在鲜红的团旗前庄严宣誓:“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铿锵的誓言在山谷间久久回荡,爱国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
  归途路上队员们仍在热烈讨论着一天的收获。“以前在课本上学习的历史变得鲜活立体了”“革命先辈的精神让我对人生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要把这次经历整理成宣讲材料,让更多人了解五峰山的红色故事”……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五峰山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他们将把这份滚烫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青年使命,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岁月中代代相传。​
  此次旭日追光小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史料研读、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8名队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思考中汲取力量,生动诠释了暑期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作者:旭日追光小队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