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关爱夕阳红·温暖在行动

    2025-09-09    阅读:
    来源:魏星
“关爱夕阳红·温暖在行动”
西南石油大学志愿者赴聚康嘉和颐养社区养老院爱心活动
 
2025年7月14日,西南石油大学“桑榆未晚”志愿服务队的9名同学走进绵竹市聚康嘉和颐养社区养老院,开展为期7天的“关爱夕阳红”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生活照料、情感陪伴、文娱互动等形式,志愿者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成员(高云,魏星,谢世林,何煜杨,杨春雨,吴小燕,黄思齐,王佳琦,潘富智)
 
深度陪伴显真情: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分组为老人们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服务:每日清晨分组协助老人用餐、整理房间、修剪指甲等日常护理,特别设立“清晨问候”服务,每日为失能老人读报、梳头。开展“一对一”陪伴聊天,聆听老人讲述人生故事;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对一教授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基础功能;陪同老人一起使用电子设备看电影,做健身操。“孩子们的陪伴使我更加开朗”,83岁的张爷爷激动地说。志愿者们通过多天与张爷爷交谈,打开了张爷爷的心扉。
院长表示:“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给老人们带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这种精神层面的关怀尤为珍贵。”
图为陪同老人下楼晒太阳
王佳琦供图
图为帮助老人整理床铺
杨春雨供图
注(因养老院隐私原因,不便于拍老人正脸照片)
 
代际交流促成长:
举办手工课堂,教老人制作香囊、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与老人畅谈往事,了解过往生活;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调研,形成调查报告。“老人们的人生智慧让我们深受启发,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志愿者队长高同学感慨道。活动期间,有2名同学因此确立了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人生方向。
调查报告显示76%老人需要陪伴。志愿者小王的日记片段:“当刘爷爷攥着我的手说‘明天还来吗’时,我突然理解了数据的意义”。
 
志愿者感悟:
“没有智能设备、没有大数据分析,有的只是紧握的双手和专注的倾听——这正是当代养老最稀缺的资源”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亲手为老人泡的一杯茶、耐心听完的一段唠叨,依然有着AI无法替代的温度”
 
社会反响:多方点赞暖心行动
养老院工作人员表示:“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服务,更是年轻视角的创新思路。”
养老院老人表示:“学生的关爱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充实”。
绵竹市聚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评价:“在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中,桑榆未晚队的同学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积极参与老人日常照料、陪伴交流及活动协助等工作。其态度热情、耐心细致,展现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赢得了老人们及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院长表示:“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给老人们带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这种精神层面的关怀尤为珍贵。”
 
团队将持续推进:
1.与养老院共建“智慧养老实验室”,持续优化产品;
2.开发适老化智能设备使用教程视频系列。
 
团队收获:
情感共鸣:通过倾听老人的人生故事(如抗战经历、职业历程),深刻理解老龄化社会现状,增强代际共情能力。
服务意识:从“完成任务”到“主动关怀”,成员学会观察老人未言明的需求(如一位失语老人通过手势请求帮忙整理衣服)。
 
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老人更需“持续性陪伴”,单次活动效果有限。
改进建议:
1.与养老院建立长期结对机制;
2.增设“代际沟通”主题工作坊。
 
新闻联络
联系人:魏老师
联系电话:13518278317
电子邮箱:2161415312@qq.com
通讯员:魏星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