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记忆方舟:AI守护银发大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9-09    阅读: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记忆方舟实践团队
为积极响应科技助老、智慧康养的时代号召,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2025年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记忆方舟:AI守护银发大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以“AI与老年认知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室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聚焦AI+阿尔茨海默病,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老年健康关怀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科技温度与青年担当。

  一、夯实基础:聚焦理论积累,明确探索方向
  实践开展初期,团队成员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准备工作。同学们充分利用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学术数据库及专业课程资料,广泛搜集和整理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的医学文献,逐步建立起对这一疾病的科学认知。大家认识到,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发现与干预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预测、辅助诊断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重点了解了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在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队员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更加明确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探索AI如何为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健康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二、体验科技:深入实验室参观,感受AI技术魅力
  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实践队进入实验室参观环节。在脑机接口与智能控制实验室,队员们了解了基于脑电信号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实验室研究人员为同学们演示了如何通过佩戴脑电帽采集脑电信号,并实时解析用户的控制意图,最终实现无人机的起飞、转向和降落,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意念控制”背后的科技魅力与未来潜力。

  在智能机器人实验室,高精度机械臂系统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机械臂能够通过视觉识别定位目标物体,并完成抓取、移动乃至精细装配等任务。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这类技术不仅应用于工业制造,也在康复辅助、生活服务等场景中展现出广阔前景。有同学立即联想到,若能进一步研发适合居家环境的辅助机器人,将有望帮助认知障碍老人改善生活品质,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通过这些实地参观与亲身体验,队员们对人工智能的感知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先进的技术演示不仅深化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将AI应用于助老实践的兴趣与热情。
  三、总结展望:凝聚实践收获,展望科技未来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受益匪浅。首先,大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特别是老年认知健康方面的应用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实验室中先进的AI系统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前沿发展,也启示同学们思考如何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社会价值。

  其次,本次活动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大三学生,队员们虽尚未完全掌握尖端技术,但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方向和发展目标。在交流讨论中,队员们逐步意识到,人工智能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算法精度和系统性能,更在于其能否服务于人,尤其是满足老年群体、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
  此次社会实践虽暂告一段落,但“记忆方舟”实践队的探索之旅并未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AI+医疗”领域的发展,积极提升专业能力,未来有望在技术研究、产品设计或应用推广等环节贡献自身力量。他们相信,科技终须以人为本,而青年一代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创新与智慧守护每一位老年人的记忆与尊严,为构建更具包容性和温度的未来社会而不懈努力。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