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非遗调研团队探秘蓝印花布技艺感受传承与创新的碰撞
2025年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开启了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探索之旅。作为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的杰出代表,这项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重要文化桥梁,团队此行旨在深入了解其传承与创新现状。
首站,团队前往怀化市鹤城区五溪非遗园三楼的非遗传承人传习中心,在这里有幸聆听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曾昭龙老师的讲解。曾老师是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家族第四代传承人,从业已逾10年,对这项技艺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向团队介绍了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从其起源的民间实用需求,到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让成员们对这门技艺的历史脉络有了清晰认识。随后,他详细讲解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设计、刻版、涂浆、染色、氧化、清洗等关键步骤。其中,曾老师特别强调了刻版的重要性:“这是蓝印花布制作中最为精细和关键的环节,每一刀都要精准到位,既考验艺术造诣,更需要十足的耐心。”
在传习中心,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曾老师对年轻一代传承的重视。他正在这里教授小娃娃们蓝印花布的制作技艺,从最简单的图案设计到基础的涂浆手法,一步步耐心引导。曾老师认为:“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这项技艺,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的种子,才能保持蓝印花布的生命力。”看着孩子们手中逐渐成形的蓝印花布,虽然技艺尚显稚嫩,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好奇心已然悄然萌芽,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传承的希望。
次日,调研团队前往凤凰古城,拜访了另一位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人刘新建老师。刘老师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对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为团队展示了蓝印花布在现代生活中的新应用。他打破传统蓝印花布图案的局限,将经典的缠枝纹、云纹等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作品——从简约的手提袋、家居装饰画,到新潮的服饰配饰,每一件都让人眼前一亮,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刘老师还向团队介绍了他在染色工艺上的小创新,通过调整染料比例和氧化时间,让蓝印花布的蓝色呈现出更多层次,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