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扎根乡土:“三下乡”团队一园艺耕作传情、以辅导暖心

    2025-08-21    阅读:
    来源:湖南信息学院
青春扎根乡土:“三下乡”团队一园艺耕作传情、以辅导暖心
七月流火,稻禾盈畴。为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教育强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湖南信息学院踏上一场“乡遇青春”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走进常德市双桥萍镇,开展了一场以“园艺耕作体验”与“留守儿童课业辅导”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脚踩泥土学果种围坐书桌伴童心,在山野与书桌间,把青春的热忱融进乡村的烟火里。
山野上的“果农课”:在泥土里”
我们通过乡村果园资源,来到了该乡镇最大的果农户家--王大叔家的果园上,通过王大叔对我们进行讲解、培训让我们学会种果树,怎样能让果树结的果实更好,更进一步亲近乡土文化,厚植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其中我们为果树的果子结的更好,不让它早熟,防止早熟掉落,就在果子易熟部位贴上了特定胶带来遮挡阳光,来减少果实受光,防止它早熟掉落。
正值夏日炎炎的盛夏,也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峰期。在最后的期间里,我们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湘信下乡团队”来到了当地的农户家里为老人和小孩普及了有关溺水的知识。首先为他们讲解溺水会导致的危害,再通过视频演示的动漫来讲解防范溺水和溺水之后怎么及时进行自我自救方法。同时,大人们也得尽到大人的责任,加强对小孩们的监护。
青春在乡土间“生长”
实践虽短,队员们的心里却装了满当当的热。离开时,山野上的果树已结满果子,孩子们追在车后挥着手,手里攥着画满笑脸的纸。队长小陈在实践日志里写:“我们来的时候想‘做些什么’,走的时候才懂,是土地教会我们踏实,是孩子教会我们纯粹——这趟‘三下乡’,是我们给乡村的陪伴,更是乡村给我们的成长。”
山野上的脚印会被风吹散,书桌前的笑声却留得长久。这场在园艺耕作与童心里的实践,让青春的意义有了具体的模样:是泥土沾过的裤脚,是孩子递来的纸鹤,是把自己的光,轻轻照进需要的地方。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