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寻访鲁南红迹,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滨州医学院“岐黄薪火行”社会实践队赴山东枣庄开展红色教育学习

    2025-08-21    阅读:
    来源: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岐黄薪火行”社会实践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医学院“岐黄薪火行”社会实践队赴踏上山东枣庄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以“寻访鲁南红迹,赓续岐黄薪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先后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开展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烽火识岐黄,红迹深处悟担当
  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依托铁道游击队战斗遗址而建,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内珍藏着铁道游击队队员使用过的长枪短炮、作战地图、家书信件等1100余件(套)珍贵文物,还保存着3000余张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生动展现了铁道游击队在津浦铁路线上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
  “抗日烽火燃鲁南”“铁道飞虎出奇兵”等展区勾勒出烽火岁月,泛黄日记记载浴血日夜,锈迹步枪镌刻硝烟过往。洪振海烈士展品前,众人驻足:老照片里的坚毅面庞、磨损怀表的余温,定格着无畏英雄模样。“微山湖上静悄悄”展区里,军民共抗敌的点滴故事,让“兵民是胜利之本”愈发深刻。
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一张张泛黄照片、一件件沧桑实物、一幕幕逼真场景,将铁道游击队扒飞车、断铁轨、夺物资、惩汉奸的英勇事迹生动再现。师生们驻足于布满弹痕的钢轨前,凝视着锈迹斑驳的武器,阅读着浸染血泪的家书,真切触摸到历史脉搏的深沉跳动。
  这其中,一张传递情报的中药药方引起了师生们的注意,在这张药方中,我军的情报人员利用药方中的药材名称传递了截布车的重要情报。指导老师王醊恩教授给现场的队员们缓缓讲述:“在那段无比艰难、充满血泪的日子里,中医药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英雄,不仅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无数受伤的战士和百姓减轻痛苦、带来生的希望;还在隐蔽战线中大显身手,成了情报传递的“秘密信使”,把重要的消息安全送到该去的地方;又成了战略掩护的“聪明帮手”,用一张张看似普通却饱含智慧的中药药方,巧妙地骗过了敌人的眼睛。这些药方,虽然看着平常,可每一味药、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宝贵财富。”带队老师贺晓佩现场寄语队员们:“铁道游击队的战士们,用赤诚之心诠释了他们的爱国之情。这份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壮举,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它昭示我们中医学子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贡献青春智慧、奋力担当作为。”

铭记伟大胜利,追忆烽火岁月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由纪念碑、陈列馆、影视馆、全景画馆、战地记者馆、无名英雄墓、国防教育园等部分组成,并设有临时展厅、多功能报告厅和红色图书室。馆藏文物史料共3000余件,展出文物、图片和史料2000余件,通过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与各类辅助陈列手段的有机结合,全景再现台儿庄大战中爱国将士报效祖国的壮举。
  实践队成员依次探访了台儿庄大战全景画馆、沉浸式红色剧场及战地场景展示区。在全景画馆,借助全景式呈现的战役场景,成员们直观掌握了战斗的激烈程度与残酷性,回溯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在光影呈现中深化对革命先辈家国情怀的认知;在战地场景展示区,依托战争真实图片与形势地形示意图,通过分析画面中的战斗场景及示意图标注的地形特征,成员们了解到当年台儿庄战役的激烈战况。大家驻足凝视,身临其境地感受着那场气壮山河的血战,深刻领悟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大家被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不少人眼中泛起泪花。这场战役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中国抗战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一页。值此胜利80周年之际,这堂在特殊历史节点上的沉浸式思政课,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

熔铸红心,砥砺前行,担当复兴重任
  薪火不灭,征途如虹!此次实践活动以“史料研读+场景体验+现场教学”的方式,让红色历史从文字走向具象。“岐黄薪火行”社会实践队将系统梳理实践所得,推动红色故事与青年话语体系有机结合,为激活革命文化生命力、激发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贡献青春力量。在感悟历史、服务社会、开创未来的道路上接续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青春华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