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薪火传歌”实践团暑期赴延安、榆林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探访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及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老街,深入调研陕北民歌作为黄土高原情感记忆载体的价值及其在革命精神传承与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实践团队发现民歌既是革命号角,也是生活寄托与文明纽带,串联红色记忆、民俗文化与历史文脉,诠释了其作为“活态遗产”的多重价值。此次实践展现了青年学子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答卷。团队表示,将持续探索助力民歌焕发时代活力,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薪火传歌”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赵聆渲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陕北民俗博物馆。田鑫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刘凌菲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赵聆渲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榆林夫子庙进行采访。田卓妍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神木市沿黄乡村民俗博物馆。 田鑫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鲁迅艺术学院旧址。齐美惠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延安文艺博物馆。孙磊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进行采访。齐美惠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的合影。赵聆渲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