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在薪火传承中书写青春感悟——"曲园七秩·薪火承韵"实践团

    2025-08-26    阅读:
    来源:李东岳
  
  
  当曲园七秩的晨光穿透档案馆的玻璃窗,当宣讲PPT的最后一帧定格在高三教室的屏幕上,"曲园七秩·薪火承韵"实践团的成员们终于懂得:这场跨越盛夏的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校史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责任、成长与传承的青春淬炼。
  
  一、方寸PPT间匠心自成蹊
  
  制作宣讲PPT的60个日夜,团队在细节处雕琢匠心。为还原1956年建校初期的茅草校舍,成员三赴档案馆比对老照片;拍摄实验室场景时,选择晨光穿透玻璃幕墙的瞬间,让现代科技与历史文脉在光影中对话。在大学生活板块,12位优秀学子的成长轨迹被拆解为200余个关键帧,从支教日记的手写体到竞赛证书的烫金纹,每个元素都经过12次版本迭代。当最终版PPT在投影仪上流转时,大家恍然:所谓匠心,不过是把每个0.1毫米的误差都当作使命来校准。
  
  二、协作微光处星河可共筑
  
  宣讲筹备的攻坚时刻,团队凝聚成彼此的光。面对3所高中不同的场地要求,联络组创新"模块化对接方案":将宣讲需求拆解为12项标准条款,通过可视化图表与校方沟通,效率提升3倍。PPT优化阶段,技术组建立"凌晨三点工作群",成员们在屏幕两端实时标注修改点,200余处专业术语被转化为青春话语。安全保障环节,物资组设计的"应急锦囊"包含从创可贴到校史问答卡片的23件物品,让保障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这些瞬间印证:当28颗心跳成同一个频率,再难的关卡都能化作成长的阶梯。
  
  三、讲台三尺地薪火正相传
  
  走进高中教室的刹那,传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当曲园四季美景在屏幕上流转时,56双眼睛里的憧憬比窗外七月骄阳更炽热;讲述学子成长案例时,笔记本上的沙沙声与PPT翻页声交织成奋进的和弦。互动环节,高三学生小张攥着纸条的手微微发抖:"现在努力,真能考上这样的大学吗?"宣讲员指着PPT中支教女生从怯场到自信的照片:"看,她用365天完成了蜕变,而你们还有300天。"纸条后来传回团队,上面多了一行字:"明天开始,每天多做一套题。"
  
  图:实践团队与高三学子合影鹿青媛摄
  
  这场实践终章时,团队成员在日志里写下共同的感悟:制作PPT学会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历史的敬畏;协作中收获的不只是效率,更是生命的相互照亮;宣讲时传递的不单是信息,更是让奋斗基因在青年血脉中奔涌的使命。如今,那28份实践心得已汇成新的案例库,而团队成员带着"严谨、团结、传承"的印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为他们知道,曲园的薪火永不熄灭,青春的接力永不停歇。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