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聚多元之力解纷争,扬律者之帆护航程

    2025-08-29    阅读:
    来源:烟台理工学院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朱佳晨
          为夯实法治实践基础,履行法律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落地生根,助力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延续去年对法院、仲裁委、综治中心等机构的调研思路,今年从律师事务所这一全新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多维度运作模式。7 月 14 日,文法学院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在系主任吴淑霞老师以及张乐乐、张晶两位法学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山东小光律师事务所,围绕“多元解纷机制的实践落地与法律职业价值的契合点”展开交流探讨,以法学专业视角为社会治理新课题“破题”。
 
 
视角转换,解锁多元解纷新路径
 
         去年,实践队跟随法院、仲裁委等基层单位的步伐,深入剖析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背后的官方调解逻辑。今年,我们把目光延伸到律师群体,从基层部门的调解室转向律所的办公桌,试图探寻律师如何用专业力量搭建沟通的桥梁,让矛盾在激化之前找到化解的出口。视角的转换,让队员们更全面地理解“多元”二字的深刻内涵,化解纠纷的方式远不止一种。山东小光律师事务所的宋金栋主任和刘志宏律师,为队员们从律师视角展开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讲解。
 
深耕公益:用法律之光点亮每个角落
 
         在与宋主任和刘律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小光律所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例如,向阳司法所联合向阳街派出所和小光律所,在友谊街社区设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努力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东山街道厚安社区党委与小光律所合作,创新性地开设了“法律咨询窗口”,充分发挥专业律师的优势,协助社区调解邻里矛盾,成功化解了60余起纠纷,调解率高达85%,有效防止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东山司法所还联合小光律所在厚安社区开展了法治讲座,帮助居民学习如何明明白白消费、正正当当维权,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此外,芝罘区司法局邀请宋律师为只楚街道楚祥社区的群众讲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宋主任向群众普及了该法的重要地位,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走进千家万户,助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深度对话:律师“调解经”传递职业信念
         宋主任和刘律师分享了他们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深刻体会到法律只有落地生根,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们认为,调解不是简单地压制矛盾,而是在法理之中寻求人心的契合。调解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共情,理解当事人的感受,然后再用道理去说服对方,使让步有理有据。普法工作也不能只是生硬地讲解法条,而是要把法律融入日常生活,让法律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底气。他们坚信,通过调解和普法,可以消除矛盾、增进信任,真正的价值在于看到当事人和解后的笑容,听到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慨:“法律真有用”。
 
 
助力发展:为中小企业筑牢法治根基
         宋主任提到,山东小光律所作为芝罘区民法典宣讲团的重要力量,一直致力于为烟台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他们会定期开展案例宣讲活动,结合民法典的具体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在这些活动中,企业工作人员也积极针对自身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向律师们咨询,寻求专业意见。这种“送法进企业”的活动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民法典,企业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员工也更加懂得如何学法、用法、守法,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光律所的这些服务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更让“法治经营”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坚实保障。
 
展望未来:为基层和谐添砖加瓦
         在矛盾纠纷的化解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的细节。比如,当邻里之间出现小摩擦时,是选择找社区调解,还是请律师梳理清楚权责,哪种方式更有效?又比如,遇到纠纷时,是先尝试与对方协商,还是直接想到打官司?在小光律所,队员们发现很多纠纷的转折点往往就在于“换个角度说话”。
 
         通过这次律所之行,队员们在与宋主任的深入交流中领悟到,“多元化解”不仅是一种机制,更是一门“以人为本”的艺术。同学们认识到,法律服务并非一定要高高在上,真正有价值的是能够深入基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群众解决问题;律师的职责也不仅限于在法庭上争取胜诉,更体现在日常调解矛盾、普及法律知识、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默默坚守中。这些看似平凡的付出,正在潜移默化地让“信法、用法”成为更多人的底气,而这正是法治最鲜活、最动人的体现。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