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殷切嘱托,传承红色足迹中蕴含的初心使命。八月下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衿筑梦井冈行”社会实践队走进井冈山市神山村开展实地调研。队员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发展心声,细致考察村容村貌新变化,在走访实践中重温嘱托、凝聚共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积蓄基层力量。
“嘿呦,嘿呦!”在阵阵号子声中团队抵达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家的小院——当年总书记亲手打过糍粑的地方。队员们抡起木槌体验打糍粑。热气腾腾的糯米香气四溢,正如村民红火的日子,“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屋内竹屑轻飞,胡艳霞正在使用机器雕刻精美的竹筒作品,每一刀都是文化与生计的融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糍粑,欣赏着精美竹雕作品,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中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相得益彰。




灶火正旺,油香扑鼻。团队来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彭夏英家中,她正为自家农家乐备菜炸油渣。队员们听她讲述村庄的变迁:“路宽了、游客多了,咱农民的腰包更鼓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神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团队成员还亲切慰问了她年近百岁的母亲,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


蓝天为笔,青山为证,团队全体成员齐聚“点赞广场”。这个由当地村民彭水生为向总书记“点赞”而建的广场,如今已成为神山村的精神地标。“为你点赞”四个红色的大字,见证了老区人民对领袖的爱戴,也见证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团队成员在此合影留念,将这次难忘的走访深深定格。

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路线重走,更是一次初心重温、使命重燃。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发展产业,更要凝聚人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神山之行的感悟转化为实干动力,以“金扁担”挑起为民责任,用“铁脚板”丈量乡土中国,让总书记的嘱托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