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鳌山公园生态科考,以青春力量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2025-08-30    阅读:
    来源:成都东软学院荧光微光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4年青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指导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2025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成都东软学院荧光微光实践团(9名成员)在简阳市鳌山公园开展为期32天的生态科考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监测与分析,为城市公园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撑。鳌山公园作为简阳市规模最大、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城市公园,总占地面积3560亩,园内涵盖70余种乔灌木及50种地被植物,是研究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理想样本。实践团以“摸清生态家底、评估服务功能、提出优化方案”为核心目标,组建植被调查组、生态功能评估组、数据整理组3个专项小组,有序推进科考工作。在植被资源调查阶段,实践团创新采用“系统抽样+典型抽样”结合的方法,在公园核心生态区、休闲游憩区、滨水景观区及对照区,精准设置15个20m×20m样方。团队成员每日清晨出发,携带测高仪、卷尺等工具,详细记录样方内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盖度等指标,重点追踪香樟、银杏等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以及杜鹃、麦冬等林下植被的分布格局。经过10天的密集调查与数据核验,实践团成功建立鳌山公园植被资源数据库,共识别维管植物82种,清晰掌握不同功能区植物多样性差异,为后续生态评估奠定坚实基础。生态功能评估环节聚焦“固碳释氧”与“水土保持”两大核心指标。在固碳功能测算中,团队通过测量乔木胸径、树高,应用适用于四川地区的异速生长方程,精准计算单株生物量,并结合样方数据推算公园总固碳量;同时,在不同植被覆盖区域设置6个2m×5m径流观测小区,连续7天记录降雨量、径流量及泥沙含量,对比分析高、中、低植被覆盖区的水土保持效果。数据显示,高植被覆盖的核心生态区较裸地对照区,地表径流量降低43.9%,泥沙含量降低65.1%,充分彰显了城市森林在生态服务中的关键作用。
  
  实践过程中,团队还通过样方观测与游客访谈,深入诊断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发现休闲游憩区存在游客踩踏导致的植被“斑秃”、野餐垃圾影响土壤透气性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实践团结合科考数据,初步构建“调查-评估-修复”一体化工作模式,提出“分区管控+精准修复”的生态管理方案,包括在核心生态区设置保护标识、在休闲区划定“可踩踏草坪”与“禁踏灌木区”,并设计“市民认养绿地”等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从“专业治理”向“全民参与”延伸。
  
  “这次科考让我们真正走进城市生态现场,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团队负责人宋定枚表示,实践团不仅填补了简阳地区城市森林研究的空白,更探索出一条“科研支撑-精准施策-公众参与”的城市生态空间治理新路径。指导教师栾永康评价道,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考成果既具有学术价值,也为川中丘陵区城市公园生态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本。
  此次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是成都东软学院学子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荧光微光实践团将持续完善科考报告,向简阳市林业局提交《鳌山公园生态修复方案》,并推动研究成果在社区公园推广应用,以青春之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基层智慧。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