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捞乜都掂队:再仿帝王古庙,共铸实践之路

    2025-08-31    阅读:
    来源:广州南方学院会计学院捞乜都掂队
  
  导语:
  8月21日至8月24日,广州南方学院会计学院捞乜都掂队深入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开展为期4天的“三下乡”实地调研。团队本此重返帝王古庙,基于之前的研究发现与现有的文创成果,再次通过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以“关帝侯王出游”这一省级非遗民俗为核心抓手,探索其从“传统民俗活动”升级为“均安镇文化标签与文旅亮点”的可行路径。通过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最终形成“文化赋能经济、经济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为均安镇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一、首日:团队对接政府,谈非遗研究
  8月21日清晨,“捞乜都掂队”全体成员准时在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集结,带着精心打磨的调研计划,正式拉开本次“三下乡”活动的序幕。作为调研首日的核心环节,团队首要任务便是与均安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对接,为后续非遗文旅融合研究筑牢合作基础。时隔一年,政府工作人员依旧对本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交流中,团队成员围绕过去一年的研究成果展开详细汇报,从关帝侯王出游民俗的历史梳理、文创产品的设计迭代,到初步构想的文旅融合实践路径,逐一进行清晰阐述,同时认真倾听政府工作人员对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现状的介绍。

 
  二、次日:团队走访商户,问民俗对经营影响
  8月22日,“捞乜都掂队”将调研重心转向关帝侯王出游民俗相关的周边商户。当天上午,团队成员分成多个小组,沿着关帝侯王出游的传统路线,先后走访了餐饮、零售、住宿等不同类型的商户。访谈中,团队成员细致询问过去一年关帝侯王出游仪式举办时,商户的客流量、营业额变化,以及在服务游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重点关注今年仪式相较于去年的改进之处,从活动流程优化、宣传推广方式、游客参与度等方面展开深入了解,收集商户对仪式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建议。

 
  三、访谈日:团队展文创,计划摆摊助非遗
  8月23日,“捞乜都掂队”的调研行程迎来关键一站。在指导老师黄韧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均安镇帝王古庙,与深耕古庙管理与民俗传承工作的五股庙理事长展开深度访谈,为非遗文旅融合方案的完善寻求核心力量支持。团队成员重点向理事长展示了今年精心研发的文创成果,各类文创产品整齐陈列,既保留了传统文化韵味,又兼具实用性与时尚感。在访谈过程中,黄韧教授结合专业知识,对理事长的意见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解读,引导团队成员从“文化传承+市场运营”双重视角思考文创产品的优化方向。本团队计划在后续将举办文创摆摊活动,一方面让文创产品直接面向游客,收集市场反馈;另一方面通过摆摊进一步传播关帝侯王文化,为文旅融合实践搭建起“文化展示+产品体验”的线下平台。

 
  四、收官日:探非遗沿线景点,促文旅融合
  8月24日,作为本次“三下乡”调研的收官之日,广州南方学院会计学院“捞乜都掂队”将调研焦点对准关帝侯王出游仪式沿线的周边旅游景点,以“实地探访+年度对比”的方式,深入观察均安镇文旅资源的变化与发展。团队提前梳理出关帝侯王出游路线覆盖的核心景点,包括冰玉堂、李小龙乐园、曲艺民俗文化展示馆等。整个探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详细记录了各景点在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年度变化,还通过随机访谈游客,了解大家对“关帝侯王出游+周边景点”联动游览的接受度与建议。这些一手观察与反馈,不仅让团队清晰掌握了均安镇文旅发展的最新动态,更让非遗文旅融合路径的设计更具针对性与可行性,为本次为期4天的调研画上了圆满句号。

 
  五、总结
  为期四天的“三下乡”实地调研虽已落幕,但“捞乜都掂队”对关帝侯王出游非遗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却在丰富的调研成果中迎来了新的起点。回顾这四天的行程,从与均安镇政府的深度对接,到走访出游沿线商户;从与帝王古庙五股庙理事长的文化交流,到实地探访周边旅游景点,团队不仅全面捕捉了关帝侯王出游民俗的最新发展动态,更对其在文旅融合中的潜力与路径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认知。未来,“捞乜都掂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稳步推进各项实践计划,用青春力量助力关帝侯王出游这一省级非遗民俗真正成为均安镇的文化名片,推动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贡献持续的智慧与行动。

  作者:何浩斌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