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信水同源实践团的盛夏记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学习细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同时为了全面感受国家级贫困县固始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巨大成就,见证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2025年的八月中上旬,信水同源返家乡实践团来到了革命老区固始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观察家乡在经济建设,民生设施,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发展成就,用青春的视角记录下家乡的奋进足迹以及发展变迁。
工业添绿增活力,发展提质谋长远
2025年8月6日,“信水同源”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固始县华阳长青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参观访谈活动。在企业代表的带领下,实践团依次参观了企业的展厅、实验室、总控室与生产区域。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流程,将废矿油变废为宝,通过重新生产加工,变成润滑油等新产品。也见识了高度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看到了企业对安全、绿色生产的决心。随后的座谈会上,实践团与企业代表友好交流,获悉该企业的员工有95%都是本地人,极大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其生产仅使用电力与天然气,所用电力的大部分还是由企业的太阳能板所提供,生产基本上实现0污染,非常契合当前时代绿色发展的需求,响应了国家的战略要求;企业非常关注安全问题,定期举行消防演练活动,预警系统全年在线,截至今日已安全运行2866天;企业也积极创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同时不断推进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利润。同时,其实际产量也位于全国前列,这推动了固始县绿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附近群众的就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转型。未来企业将加大投资,在固始县建设新的园区,建设10万吨加氢甲烷生产基地,同时适应发展潮流,加大对蓖麻油产品的研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与科技水平。
酒品家电服务优,便民惠民暖人心
8月7号,信水同源实践团前往固始县沪豫商贸有限公司与华芳烟酒(固始县泸州老窖总经销商)进行实践与访谈,在企业代表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参观了商贸公司的销售产品,通过其对于销售模式的介绍,了解到商贸公司是以电商为主,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主营业务为冰箱,洗衣机等海信电器产品。由于房租压力,公司从上海回迁,回到固始县发展,为固始县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动力。下午实践团参观了华芳烟酒店,通过对烟酒店老板的采访,了解到了企业主要是以线下批发为主,线上为辅的经营方式,主营中国劲酒,泸州老窖等酒类产品,拥有自己的供应链与进货渠道,主要是向全县经销商批发,通过与代理商交流,也得知了目前酒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等。通过此次交流,实践团了解到了电商模式的发展前景,电商企业展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拓展经营范围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与转型。未来,这些企业也将继续开拓市场与经营范围,为家乡经济做出更大贡献,谱写商业经济发展宏图。
体系完善覆盖广,服务提质暖夕阳
为响应社会公益号召,践行关爱老人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了了解乡村养老设施的建设情况,信水同源实践团于8月9号与10号的上午前往谷围养老院与大觉寺养老院开展公益活动。成员们与养老院负责人深入交流,细致了解养老院运营规模及设施建设现状。随后,成员们分组协作,对养老院走廊、窗台等高频活动区域进行细致清扫,并优化调整公共座椅布局,着力提升老人生活环境舒适度。结合专业知识,团队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反诈宣讲。聚焦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友等常见陷阱,用通俗语言和案例传授防范技巧,旨在筑牢老年金融安全“防火墙”,守护“钱袋子”,减少潜在社会损失。同时团队成员自发为养老院老人购买西瓜,并当场切西瓜,在炎炎夏日为老年人送去一股清凉。团队成员也希望通过此次行动,呼吁更多人关注养老事业,传递社会正能量。
政策暖农增干劲,水利建设助丰收
为了解高标准农田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8月9号与10号的下午,实践团来到了洪埠乡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前往青年之家与乡政府开展宣讲活动,一方面,实践团成员利用个人专业知识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与金融防诈知识宣讲活动,为当地的村民开展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水资源节约利用意识与金融防诈意识,保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洪埠乡全乡有接近76000人,在脱贫攻坚中近一万人成功地奔向小康。2023年开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大力推广水利设施的建设,从水源充足的鲇鱼山水库引水用于农业灌溉,定期清理水渠中的杂草,利用挖掘机扩宽扩深部分土渠,95%以上的土地首先了旱能灌,涝能排,在今年的河南省抗旱行动中,洪埠乡无一块农田因为缺水绝收,保障了粮食的丰收。同时,落实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推广速度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家保合作社实现了育苗、插秧、施肥、收割等全产业全链条服务,同时利用大型烘干机与仓储服务,将丰收粮食错峰销售,提高了至少5分钱的售价,提高农户收入。洪埠乡党委胡书记表示:下一步将规范统一经营水稻品种,打造洪埠乡特色米品牌;同时延长产业链,开办相关食品加工厂将粮食变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鸡场丰产添活力,园区焕彩共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各种乡村企业不断发展,为了解探寻乡村养殖产业的发展脉络与生态园的发展足迹。8月11号与12号,信水同源实践团分别来到了景刚养殖场与宏远生态园。在景刚养殖场内部,规模化的鸡舍有序排列,蛋鸡和肉鸡在笼中展现出蓬勃生机。团队成员先来到饲料加工区,参观巨大的绿色饲料搅拌罐,了解玉米、豆粕等原料经混合、搅拌,成为“营养餐”的过程。随后深入鸡舍,观察蛋鸡生长状态。在与养殖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蛋肉鸡分离的养殖模式与养鸡场在疫病防控、食物喂养上的严格要求。踏入宏远生态园。在工作人员热情引领下,我们依次游览了生态种植区、特色养殖区等区域。在生态种植区,各种蔬菜瓜果在先进技术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特色养殖区内,遵循自然规律的养殖方式,让禽畜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产出的肉蛋品质上乘。在交流中,我们与生态园的管理团队深入交流。得知这里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附近农民增收。同时也了解到生态园作为固始县的一个重要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致力于为青少年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成长平台,通过结合地域特色与学科知识,设计多样化的研学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此次参观交流,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生态农业的无限潜力与魅力。乡村企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理念,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守护住了家乡的绿水青山。
志愿送餐传暖意,爱心饱腹润人心
为践行公益宗旨,传递社会关怀。8月13日河海大学“信水同源”团队来到固始县公益志愿者协会“爱心粥屋”活动现场。团队来到了“爱心粥屋”活动现场为老人发放免费的爱心午餐,为老人盛饭,在后厨准备食材,刷碗洗碟子,为残疾老人端饭,拉椅子,维护现场秩序,保障现场老人的安全。在老人吃完饭后陪他们聊天。通过现场的募捐箱,我们团队也进行了捐款活动,钱虽然少,但是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次活动,帮助老人。通过与会长赵新喜的交流中,了解到爱心粥屋2018年3月14日成立,起初发放免费的周一到周五的早餐,后来调整为周二周三发放免费午餐。受众群体主要为残疾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拾荒者,流浪汉等等。协会也开展了“固始县爱心粥屋”“一对一助学”“衣旧情深,爱在固始”等常态化重点公益项目;也发放老人防走失手环,预防老年人的走失;不定期给贫困户送米送油,保障其基本生活;免费帮老人修理头发,量血压,观察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在疫情期间也积极组织消杀活动,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鳏寡孤独,皆有所养。通过这次的公益活动,我们要学习赵会长等人身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奉献精神,尽可能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传承这份善意与温暖,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类似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关爱关心老人,延续这份善意与温暖。
返乡实践观新貌,实践增智明担当
通过此次返乡实践,信水同源实践团不仅全面记录了固始县在绿色工业、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民生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更在深入基层的调研与服务中实现了个人认知的升华与精神境界的成长。从华阳长青公司废矿油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到洪埠乡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化种植与产业链延伸的规划中;再到“爱心粥屋”里老人们接过热粥时的笑容、养老院反诈宣讲后老人们紧握双手的感谢。这些经历让每一位成员跳出书本理论的局限,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养老院中触摸到家乡发展的脉搏,大家深刻认识到,青年的人生价值从来不是孤悬于社会之外的“小我”成就,而是与家乡发展、国家进步紧密相连的“大我”担当。
这种认知的深化最终凝聚为我们清晰的个人使命:未来,团队成员或将以专业所长投身绿色产业研发,像华阳长青那样用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或扎根基层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如洪埠乡合作社般用产业链思维助力农民增收;或持续践行公益,将“爱心粥屋”的温暖传递到更多角落。更重要的是,大家意识到个人使命的起点永远是对家乡的深情与对社会的责任。未来无论选择何种职业道路,此次实践都已在成员心中种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种子,未来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回到基层、服务家乡,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青年的答卷。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