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支教再出发:南京工程学院学子与社区儿童共谱夏日成长曲
7 月 8 日,招商名筑社区实践中心内暖意融融,一场主题为 “心愿支教 — 再出发” 的实践活动在此温馨上演。来自南京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与社区的小朋友们相聚一堂,共同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一天。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当日上午 8 点,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教室里,孩子们纷纷拿出暑期作业,在安静的氛围中认真书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专注的脸庞上,开启了这一天的成长之旅。
9 点 15 分,“七彩夏日,与法‘童行’” 法治宣讲活动准时开始。江宁区上坊司法所与江宁区家和兴法律服务社的律师们亲临现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民法典科普讲座,重点围绕网络游戏消费观展开讲解。律师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向孩子们普及了在网络游戏消费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应对方法。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踊跃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如果不小心在游戏里充了钱,能退回来吗?”“遇到游戏诈骗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律师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法治意识。在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中,此次法治宣讲活动顺利结束。
上午 10 点,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 “小老师”,开始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作业中的难题。志愿者们俯下身子,耐心倾听孩子们的疑问,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遇到孩子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便反复举例说明,直到孩子们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教室里其乐融融,孩子们的问题一个个被解决,学习的信心也愈发高涨。
10 点 40 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科普活动如期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 PPT 演示、实物展示等方式,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垃圾的种类以及分类方法。从可回收物到有害垃圾,从厨余垃圾到其他垃圾,志愿者们讲解得细致入微。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分类知识,志愿者们还组织了现场模拟分类游戏,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垃圾分类规则的理解。最后,在孩子们齐声朗读垃圾分类规则的朗朗声中,上午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下午 2 点,孩子们再次回到教室,继续完成暑期作业。大学生 “小老师” 们依旧认真负责,穿梭在孩子们中间,随时为他们提供辅导。遇到复杂的题目,“小老师” 们会采用画图、举例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直到孩子们完全掌握。在 “小老师” 们的悉心指导下,到下午 3 点 50 分,孩子们顺利完成了当天的作业任务,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下午 4 点,充满趣味的素拓活动 “细线话筒” 制作正式开始。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活动的原理:利用纸杯与棉线的组合可以实现传声。随后,孩子们两人一组,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制作。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棉线穿过纸杯,仔细固定,互相配合,欢声笑语在教室里回荡。当一个个简易的 “细线话筒” 制作完成,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话筒进行尝试,感受声音通过棉线传递的奇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拓展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下午 5 点,随着最后一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离开,此次 “心愿支教 — 再出发” 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按时完成了暑期作业,还在法治宣讲、垃圾分类科普、素拓活动中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对于南京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们而言,通过与社区儿童的亲密互动,进一步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将自己的爱心与知识化作心愿,传递给了每一位孩子,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能力。相信这样的活动会持续为社区儿童的成长助力,也会为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之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