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全家宣传防溺水小分队
参与防溺水宣传后,大家对“安全”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起初觉得这只是重复强调的常识,直到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鲜活的生命因一时疏忽消逝,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这才明白,每一次提醒都不是多余的。
在整理宣传素材时,发现多数溺水事故都源于“侥幸”:有人觉得自己水性好,独自去野外水域;有人逞强去救落水者,结果一同遇险。我们走进社区讲解“六 不准”,教孩子们用竹竿、漂浮物施救的方法,看着他们认真记笔记的样子,忽然懂了宣传的意义:不是制造恐慌,而是用知识筑起防线。
现在路过河边,总会下意识留意是否有警示牌,看到孩子在水边玩耍也会多句提醒。防溺水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它需要每个人把警惕刻在心里,更需要把这份警醒传递给身边人。守住安全的底线,才能让每个夏天都充满阳光,而非遗憾。
投身防溺水工作,深感这是对生命敬畏的修行。走村串户宣讲时,遇过“水情熟不用紧张”的不以为然,可一想到溺水家庭的眼泪,还有孩子说“再也不偷偷去河边”的认真模样,便只剩坚持。
孩子们多存侥幸,家长也常疏忽。大家便用案例、标危险水域、算“家庭账”唤醒大家的意识。今夏雨水多,就拍短视频、做方言解说、发线上手册,没想到效果很好。
大家知道这事一人扛不起,就拉着志愿者巡逻,给警示牌刷红漆,还跟孩子约定举报野泳给奖品。看着更多人从“听着就行”变成“搭把手”,守护网渐渐织密,每个夏天少些遗憾,便是我最大的收获。
三下乡推荐